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测定3个道地产区黄芪中钙(Ca)、镁(Mg)、锌(Zn)、铁(Fe)、铜(Cu)、锰(Mn)的含量,以探讨道地药材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硝酸-过氧化氢(体积比5〖DK〗∶2)体系微波消解黄芪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黄芪中Ca、Mg、Zn、Fe、Cu、Mn的含量。结果 内蒙古黄芪除Cu元素含量稍低于山西黄芪之外,Ca、Mg、Zn、Fe、Mn元素含量都高于甘肃黄芪和山西黄芪;山西黄芪除Zn元素含量不低于甘肃黄芪之外,Ca、Mg、Fe、Cu、Mn元素含量都低于甘肃黄芪。结论 在内蒙古、甘肃、山西3个道地产区黄芪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以内蒙古黄芪最优,甘肃黄芪次之,山西黄芪再次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芪-丹参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1 mg/kg)、黄芪-丹参组(0.75 g/kg),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 8周的方法复制AS模型,同时灌胃给药。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胸主动脉病理变化,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观察大鼠结肠内容物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TNF-α、IL-6、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胸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严重,可见明显蓝色钙状斑块,结肠内容物肠道菌群Berger-Parker、Simpson指数明显降低(P<0.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杜氏杆菌属(Dubosiella)群落丰度明显降低(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以及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unclassified_f_Ruminococcaceae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群落丰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丹参组大鼠血清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P<0.05),胸主动脉血管内皮无明显损伤及增厚,大致恢复正常,结肠内容物肠道菌群Berger-Parker、Simpson指数明显升高(P<0.05),放线菌门、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杜氏杆菌属群落丰度明显升高(P<0.05),变形菌门、疣微菌门以及布劳特氏菌属、unclassified_f_Ruminococcaceae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群落丰度明显降低(P<0.05)。〖JP〗结论 黄芪-丹参治疗AS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血脂代谢和抑制炎症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 16 9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 4组 ,对照组静滴甘利欣注射液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分别给予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及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 ,均以2 8d为 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血浆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等指标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黏蛋白的含量。结果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黄芪组和联合组血浆白蛋白明显高于丹参组(P <0 .0 5 )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其中联合组降低的程度大于丹参组和黄芪组 (P <0 .0 5 )。结论 :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对脑缺血后脑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双侧颈内动脉的方法复制脑缺血模型,免疫化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bcl-2,p53免疫阳性细胞和凋亡细胞。结果:结扎双侧颈内动脉后,脑局部血流量下降,脑皮质促凋亡基因表家明显增强,但未出现凋亡群体细胞。通过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可抑制p53表达、增强bcl-2表达,结论:黄芪可抑制缺血区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增强抑凋亡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载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组织工程支架(APS/PDLGA)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APS/PDLGA超细纤维,构成三维纤维网状组织工程支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形貌,并计算直径;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检测载药量与包封率;将APS/PDLGA用于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创面修复,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实验组皮肤修复进程。结果 APS/PDLGA纤维表面光滑、粗细均匀、直径(2.56±0.50)μm、载药量(5.22±0.076)%、包封率(90.06±1.31)%,覆盖APS/PDLGA纤维膜组的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约在第18天完全愈合,新生上皮外观与结构和正常皮肤相似,愈合速度明显快于空白PDLGA纤维膜组和对照组创面(P<0.01)。结论 APS/PDLGA纤维组织工程支架可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愈合,有望应用于糖尿病皮肤溃疡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复方芍芪多苷(SQDG)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建立卡介苗 脂多糖诱导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基础上,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SQDG中剂量组与白芍总苷(TGP) 黄芪总皂苷(ASTs)中剂量组相比较,在降低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AST水平及降低肝匀浆MDA水平上,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对其余指标的影响无显著性。结论:SQDG120 mg/kg和TGP 105 mg/kg ASTs 15 mg/kg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具有一定的药效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FBC0、FJC0、精制多糖和变性蛋白质 4种黄芪提取物进行琼脂糖弥散试验 ,检测其对6株供试细菌的抗菌活性 ;将 4 0只星杂蛋雏鸡分为 5组 (1个对照组和 4个试验组 ) ,全部进行新城疫疫苗常规点眼、滴鼻免疫 ,从 7日龄起对试验组鸡饮服 4种黄芪提取物溶液 6周 ,每周进行心脏采血 ,用血凝抑制法 (HI)测定血清NDV抗体水平 ;每周称量体重 ,计算增重率 ;扑杀试验鸡 ,取胸腺、脾、腔上囊等免疫器官称量 ,计算免疫器官指数。试验结果显示 ,4种黄芪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均为阴性 ,NDV血清抗体水平、增重及免疫器官指数等各项指标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说明黄芪的各种成分对鸡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黄芪中黄芪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中黄芪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比色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3~258 μg,相关系数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为1.34%(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及含黄芪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建立黄芪中单糖和双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X BridgeTM氨基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数:雾化器温度为50 ℃,漂移管温度为90 ℃,气体流量为1.60 L/min,增益值为1.0。结果 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在0.10~0.90 μg(r=0.999 9)、1.00~9.00 μg(r=0.999 6)、0.25~2.25 μg(r=0.999 4)范围内其对数值与峰面积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7%(RSD=1.56%)、97.82%(RSD=1.53%)、97.36%(RSD=1.59%)。结论 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中单糖和双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得到新的抗HSV中药方剂的最佳配方比 ,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方法 :我们以阿昔洛韦 (ACV)为阳性对照 ,采用空斑减数实验 ,观察了虎杖、黄芪单用及合用抗HSV- 2 333株的药效 ,用中效作用原理对药效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HEp 2 细胞系统中 ,ACV对HSV- 2 333株直接杀灭、增殖抑制、感染阻断的ED50 依次为 16 .4 5、10 .85、18.6 2 μg/ml,虎杖黄芪合用比为 1(Dm )虎杖 / 1(Dm )黄芪时 ,相应数值分别为 2 .2 7、2 .0 4、1.32 μg/ml。与ACV相比 ,药效比ACV强 ,而且合用指数 (CI)平均值最小 ,协同作用最明显。结论 :上述合用比对HSV- 2 333株直接杀灭、增殖抑制、感染阻断的治疗指数 (TI )是ACV的 72 6、52 5、140 0倍 ,是组方时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