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已经做出了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的战略部署,并且在落实进程中逐步成长为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而着眼于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的现实进程,以大连为核心城市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京津冀沿海经济带、山东半岛沿海经济带相比,却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大连必须带头改变这种弱势地位,强化和提升在环渤海经济圈融合中的竞争实力与竞争地位.为此,需要认证大连强化在环渤海经济圈融合中竞争地位的时代背景,分析大连强化在环渤海经济圈融合中竞争地位的综合因素,明确大连强化在环渤海经济圈融合中竞争地位的利益取向,创意大连强化在环渤海经济圈融合中竞争地位的推进对策:打破传统行政界线,提高区域合作意识;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城市服务功能;抓紧实施品牌战略,注重打造城市品牌;准确进行港口定位,促成联动发展格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坚决克服地区封锁,造就市场利益关系;构建区域商贸体系,推动区域共同发展.大连只有这样做,才能切实为邓小平确立的"东北之窗"使命和创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做出循名贲实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来京的主要成因包括城市化因素、经济因素、区位因素、文化教育因素和交通设施因素五大方面。从城市化因素来看,北京的城市化进程是流动人口涌入北京的主要拉力,同时又影响着在京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从经济因素来看,北京市经济增长与流动人口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北京市产业结构决定了流动人口数量和结构及其分布;从区位因素来看,首都因素对人口流入的拉力效应明显,来京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而且北京在全国特大城市中的竞争力也是其吸引人口流入的关键因素;从北京市的文化教育和城市基础设施因素来看,优质教育资源、历史文化名城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全国交通枢纽地位和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流动人口来京的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渤海垦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战略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稳固后方,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在垦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勤劳勇敢的垦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扎实创业,把一片荒芜之地建设成富饶的"粮仓",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形成了以"坚韧、开拓、爱民、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渤海垦区精神。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渤海垦区精神对黄河三角洲新一轮的发展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依据中国现行法应对渤海溢油事故,行政罚款的力度有限,生态损害索赔的现行法依据不足,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也难认定。建立海上溢油损害赔偿机制、确立海洋溢油生态损害防治各项制度,是中国应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当务之举。以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增进生态利益的保护和预防、控制生态损害发生为立法目标,确立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立法模式,完善海洋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建设,是应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立法进路。  相似文献   
5.
执行权模式是立法规定行政权力及其责任的方式,它影响着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积极性和问责程度。与传统授权法模式相比,权力责任法模式更有助于实现积极行政,从而更适合于环境法。以授权法为主的执行权模式难以起到良好督促效果是导致渤海治理相关立法执行不力的根源之一,未来的渤海特别法必须建立权力责任法模式,在管理体制和具体制度上作出相应安排。  相似文献   
6.
刘丹 《行政与法》2012,(3):111-117
2011年我国渤海溢油事故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尤其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形成挑战。本文着眼于2010年墨西哥湾溢油事故中的相关赔偿问题,比较美国溢油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分析了渤海溢油事故中涉及的"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界定、责任主体与索赔主体、赔偿范围、索赔额度及评估标准等法律问题,总结并分析渤海溢油事故对完善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利益驱动下的战略选择。环渤海地区在工业化利益、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化利益等方面存在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同时,这一地区也面临着高新技术产业离散型发展、外部高端市场利用不足、体制创新缓慢,以及产业结构趋同等制约因素。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和协作,实现共同发展,是“十一五”期间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BOT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一种新型投融资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之中。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传统投资方式难以满足其建设需求。在我国当前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运用BOT方式吸引国内外私人投资者进行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汲取国内外运用BOT方式的经验教训,结合渤海海峡地区的具体情况,注意解决跨海通道建设中的诸如立法、政府保证、环境保护等若干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环渤海地区开展区域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华 《中国发展》2008,8(3):116-121
该文回顾了环渤海区域20多年以来区域合作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共享水平低、缺少产业分工与合作以及没有形成经济中心;提出进一步开展区域合作的设想:在合作目标和原则上达成共识,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强化决策意识并且建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刘重 《东北亚论坛》2007,16(2):36-40
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并允许东疆港区借鉴国际惯例在通关、外汇、物流、贸易、税收等多个领域先行先试,成为我国对外高度开放的示范区。保税港区是自由港的雏形,是向自由港的过渡。自由贸易港区是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发展目标。建成后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将成为天津港作为世界一流大港的标志性区域和现代港口功能示范区,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将对环黄渤海合作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