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对中药材市场中红花及其掺伪品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微性状鉴定法对红花及其掺伪品进行观察鉴别。结果 红花与其伪品、掺伪品存在明显区别,红花花冠颜色和微性状特征可确定是否为正品;花丝与花药颜色及水浸后的花冠颜色可区别是否提取有效成分;红花花冠表面附着物的特征可以区别是否掺杂增加质量,花粉粒颜色为红色即可认定为染色红花。结论 微性状鉴别法可准确区分红花正品与掺伪品,并可作为中药鉴别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历代中医药古籍中相关记载为依据,对红花名称、来源、产地、用途、采收炮制等内容进行系统考证,以期为红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红花以“红蓝花”之名首载于《金匮要略》,红花一名首见于《开宝本草》,历史上红花还有“黄蓝”之称。红花主流品种为菊科红花属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目前中国的主要产区有新疆、四川、云南等地。红花的花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作染料,或入药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红花的苗、种子或加工成的胭脂在历史上也曾有药用记载。历史上酒制红花曾为主流炮制方法,现在红花多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