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2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立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提升沿边开放开发水平,是服务国家"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战略需要;是实现兴边富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增长新高地的重大举措。构建东兴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撑体系,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建设东兴开发开放试验区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
侗族在建房过程中要举行两大仪式:其一是新房落成庆典;二是开财门仪式。过去由于人们对这两大仪式的文化涵义理解不够,所以对产生于两大仪式中的仪式歌未予以重视。为帮助人们理解侗族两大建房仪式与仪式歌的关系,本文将从分析侗族两大建房仪式的文化涵义入手,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清代台湾南部的鱼塭经营是台湾史研究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本文利用晋江东石蔡氏的家族文献,结合地方史志以及田野调查等资料,对清代东石蔡氏在台湾布袋嘴的鱼塭经营进行纵向考察,同时就此个案反映出的股权经营形式进行探讨。文章认为,清代台湾的鱼塭经营有多种股权形式,一种为长期合股经营,另一种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更为复杂的股权形式,如蔡氏经营的北中横塭就有塭底份(大税)、韫佃份(小税)、现耕塭份,以及承包者再行转髅的堤份等。这些不同层面的权力,既与土地经营有某种关联或类似性,同时也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董仲舒的儒学是天学,但惟有日用伦常才是董学的真正归宿。董仲舒强调“五常”始终是帝王执事和国家政治追求的目标。《春秋繁露》里,董仲舒把“仁”解为“天心”, 仁的根据不在人自身,而在于天。董仲舒还指出,“仁在爱人,义在正我”。在道德实践的具体操作中,仁发于外,惠及广远。而义则发于内,从我做起,严格自律。这显然已与先秦以来各家学派“血亲为本”的仁义主张形成了鲜明比照。  相似文献   
5.
潘勤 《法律科学》2003,7(1):33-37
董必武独特的经历使其刑法思想具有极为深刻的内涵和长久的生命力。董必武认为 ,治国应靠法制 ,党要重视立法工作 ,以依法办事代替运动治国 ,这些观点构成了他的刑事立法思想。在刑事司法方面 ,董必武认为应重视刑事司法的程序 ,反对刑讯逼供和有罪推定 ,坚持依法办事 ,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相似文献   
6.
白杨 《桂海论丛》2007,23(2):35-38
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迅速勃兴,给我们关于文化的传统观念带来巨大冲击,并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当前包括侗族民间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借助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带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失为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质高度发展而精神问题日趋严重,民间宗教信仰成为台湾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年小说对佛教经典作了人性化的诠释,显示台湾佛教的“人间化”特色。阮庆岳着眼于民间宗教信仰的某些变质,但将其当作善良小民为了生存所作的努力,凸显了台湾民间宗教信仰的“有情”特征。黄凡的《大学之贼》中,民间宗教信仰与政治、经济势力相结合,成为某些人攫取利益、敛聚财富的工具。本应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的普遍堕落,以及与他们的“成功”相辅相成的日渐庸俗、浅薄、颓靡的社会思潮和风气,反映了富裕社会的整体沉沦。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和少数民族的村寨是两种不同类型而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前者讲究"意境"的表现,后者意在"意象"的召唤.每种文化内部最核心和最高的哲学理念都可能通过建筑表征出来.古典园林的意境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胸臆中天道体会的投射.侗族村寨的环境安排和建筑营建亦体现了该民族悠远的文化记忆和该民族的宇宙论.侗族村寨的风水、鼓楼、风雨桥、民居的整体奇妙地隐喻和象征着龙的意象.总之,作为一种最物质性的建筑其内在理念却是该文化中最核心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李延坤 《东北亚论坛》2012,21(2):123-129
"关东州"的日语教育始于日俄战争期间,随着租借期限的延长,其殖民教育政策及措施在不断地发展。到"九.一八"事变之前,其奴化教育体系已然成型,同时,为了长期维护日本的殖民统治,推进普及日语教育策略,还建立了奖励学习外语的"语学检定"制度。在《关东州人教育令》颁布后,奴化教育达到了顶峰,以实现对大连地区乃至整个东北进行文化侵略和殖民奴化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熊文钊  郑毅 《北方法学》2011,5(2):64-69
董必武关于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与政权机关相对独立、党对政权机关进行正确领导等"党政分开"的经典宏观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对当前"县委书记高配"这一相对微观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与完善的路径。由于"县委书记高配"这一模式在法律依据、逻辑进路、预期结果三个方面都存在大量违反党政分开原则的因素,因此,在董必武相关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党内监督和党外民主监督并用的方式,将会对"县委书记高配"困境发挥重要的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