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27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18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诉权的理论解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意志、刑罚权、程序正义是决定公诉权确立和发展的根本的法理依据。在权能的实现上 ,公诉权与刑罚权互为条件 ,公诉权来源于刑罚权 ;程序正义是公诉权发展的永久的根据之一。公诉权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公权力和具有系统制约性的诉权 ,以及具有对应性的事实主张权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于公平和效率问题的讨论 ,已经陷入了一种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且这种困境将继续下去。在简要回顾了已有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着重提出了关于公平效率问题讨论的直角坐标系图法 ,构建了度量社会公平程度的社会公平系数 ,衡量社会在公平和效率上存在问题的社会总体问题指数 ,以及衡量不同政策、不同国家、地区、社会等公平和效率达致程度并使之能够相互比较的社会公平效率总体效应指数。  相似文献   
3.
Families struggling with a breakdown in communication, trying to control the behavior of an unruly child, or experiencing a crisis often look for outside help. Many families, particularly those without resources to pay for private support, turn to their local status offense system. Status offenders are young people charged with behavior unique to their status as juveniles such as running away, truancy, or disobedience. In 2007, Congress will begin to consider reauthorization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Act (JJDPA), the federal act related to status‐offender policy. By providing an overview of recent state status‐offense legislation and case law,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issues to be addressed by Congress in reauthorizing the JJDPA.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家赔偿程序之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存在许多缺陷,在实践中造成了诸多弊端。除了赔偿范围狭窄、赔偿标准太低等实体方面的原因外,赔偿程序设计不合理也是其重要方面。建议将赔偿委员会设置在人大之下,同时完善赔偿的审理程序和执行程序,改进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视角下辩护权界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刑事诉讼中,被指控人的辩护权是一项贯穿始终的诉讼权利,主要表现为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和论证对被指控人有利的材料和理由,在实体上反驳指控,提出证明被指控人无罪、罪轻、应当减轻或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以及在程序上主张被指控人所拥有的合法的诉讼权利,防止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不应有的侵犯。但是由于司法理念和制度的弊端使得我国现实层面的辩护权呈现出与应然状态的脱节与偏离,因此,立足现状,改革与完善我国的刑事辩护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社会契约的“订立”旨在使人类摆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作为国家“存在原理”,社会契约主旨是解决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其终极关怀是人民的福祉——保障安全、自由、财富和尊严等。但这些可欲的价值的实现须符合一种正义的原则和道德要求:平等对待和惠及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社会合作体系中的每一个立约者。平等、互惠构成弱势群体保护的社会契约基础和道德义务,也是社会契约和社会秩序的实现条件。在这一意义上,不保护弱势群体,社会契约目的就不能达到,政府合法性就被质疑。弱势群体保护需要对社会契约进行动态完善——创新保护模式、着力后续调整、突出经济权利、建立诉讼制衡机制、高扬人本立约观。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按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确保社会公正与平等的社会制度,而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制度,即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一个以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正为价值目标的社会,人们不用担心在这里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动乱,更不必担心中国会对世界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8.
For the past 5 yea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d emphasis on evidence-based programs, and, in particular, the promotion of experimental designs as the highest standard of evidence. This interest has been fuel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demand for accountability that links budget allocation with program performance.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agency within the Office of Programs in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is undertaking a number of effor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valuation research and address the need for evidence-based programs. These efforts have focused on making improvements upfront in the grant selection process so that well-designed evaluations will be undertaken and in the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ongoing evaluation research grants so that implementation and design issues can be identified and addressed. Evaluability assessments is a key strategy that NIJ is relying on increasingly to identify programs that have a high likelihood of being successfully evaluated. Whether these efforts will lead to an overall increase in the rigor of NIJ-supported evaluations remains unanswered at this time. The views expressed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not necessarily those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 or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相似文献   
9.
司法为民是最高法院提出的运作和衡量司法活动的一个重要价值目标。值得质疑的是它并不是从司法程序的内部结构、规律与立法的精神方面考虑问题。司法为民只能是司法公正的下位概念,即在一般的国家集体公共利益与百姓利益发生对立时,在司法公正缺乏法律和理论依据时,以为民的价值倾向作为公正的标准,并以此设计制度和具体操作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居于基础地位,而基层社会的犯罪治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久治安。以浙江龙泉为例,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社会犯罪治理的发展历程,其治理模式大致经历了"全能主义治理""综合治理""合作式治理模式转型"等三种类型的更替。犯罪治理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内容与治理模式的变化。70余年来,基层社会犯罪治理一些特有的机制得以延续,成为了当前犯罪治理的基本特征与经验,主要包括国家主导与地方探索、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综合运用、常规治理与运动式治理并存三个方面。未来,应当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犯罪治理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