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刑事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下,强调用法律手段惩治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行为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共识,各国和地区出于维护证券、期货市场正常秩序的需要,均十分注意通过刑事立法加强对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惩治。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全一样,有关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刑事立法模式、内容、刑事责任、罪名等的规定也有很大的差异,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我国刑事立法的进步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冯殿美  杜娟 《法学论坛》2006,21(2):105-111
我国虽于1997年修订刑法时将证券市场严重的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行为犯罪化了,但新刑法颁布以来的司法实践证明,关于此罪的规定很少被适用,刑法的预防、威慑和惩罚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这与日益严重的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犯罪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笔者以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刑法规定本身的不完善以及刑法、附属刑法、行政法规之间缺乏应有的衔接和协调而导致司法操作的困难。本文立足于刑法180条(修正案)的规定,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在主体、客观方面、处罚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权色交易现象屡见不鲜,这种丑恶现象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本文从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及个性特征方面对权色交易中的党政干部进行心理剖析,并针对这些方面提出有效预防权色交易现象的对策。应该关注党政干部主观世界的改造,完善立法加大惩罚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并结合党政机关、家庭、党政干部共同努力,促其形成不敢不能不愿不忍进行权色交易的心理,从而有效遏制权色交易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期货犯罪法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货犯罪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是指发生在期货领域的所有犯罪 ;狭义的仅指在期货市场才刚刚出现的专业型犯罪。本文拟对狭义的期货犯罪的概念及其构成特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期货交易概念之法理甄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货交易的客体是期货 ,期货合同是期货买卖合同 ,对冲平仓的法律性质为债的抵销 ,而非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民众投资理财观念的不断增强,证券交易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易形式。其中,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日益频繁,且呈现出行为方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特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2年5月出台了第一部专门针对内幕交易犯罪的司法解释。由此,结合美国关于证券内幕交易的相关理论、法规和案例,对《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规定的解释》中所涉及的关于内幕交易罪客观行为规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 ,证券市场所存在的法律真空也呈现出来 ,只有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法律规制已经明显不足 ,《1·9规定》对虚假陈述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案件进行了明确规定 ,标志着我国证券民事赔偿机制初步建立。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 ,还应继续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 ,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等侵权行为也加以规制 ,以完善我国的证券民事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This paper argues that reform of the wrongful trading remedy in section 214 of the Insolvency Act 1986 is unlikely to yiel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civil recovery for creditors of insolvent companie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widely held view that procedural restrictions in the provision have unduly limit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medy are without foundation and, likewise, that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current modest levels of litigation under the provision demonstrate underperformance in the sanction relative to the scale of the misconduct against which it is directed. The paper draws on a wide range of analytical and empirical evidence to argue that the scope for application of the sanction is inherently limited by factors independent of the particular rules within the statutory remedy.  相似文献   
9.
美国内幕交易归责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证券法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结合证券法中公开、公平、公正、效率的基本原则以及秩序、正义、诚信的一般法律理念 ,提出了禁止、制裁内幕交易所必须遵循的依据 ,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内幕交易归责理论 ,包括平等享有信息理论、受托义务理论、信息泄露理论、非法盗用理论。现在 ,受托义务理论及盗用理论等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证券法采纳为内幕交易的归责理论 ,反映了全球性的主张公平、有效地传播信息的观点已取代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内幕交易观点  相似文献   
10.
Lobby groups face direct competition from each other, yet the level of competition they face varies and depends on the political issue area they compete in.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question, how these differing intensities of competition affect the lobbying behavior of interest organizations. Based on data stemming from a survey among Swiss and German interest groups, this article establishes that the intensity of competition among lobby groups positively influences both directly lobbying politicians (inside lobbying) but also exercising influence indirectly via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outside lobbying). Yet it i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side lobbying benefits more strongly from higher competition levels, hence interest organizations look for ways to directly influence politicians first when they are faced with stiffer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