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8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8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宪法监督的司法化,是宪法监督的最主要和有效的方式。我国应当建立宪法诉讼制度,改革可以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行政审判庭审理少数“准宪法诉讼”案;第二阶段,宪法监督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共同实施监督;第三阶段,设立宪法法院承担全部宪法监督职能,最终确立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2.
反诉制度在我国诉讼理论及实践中尚不完善,而对于其一分支离婚诉讼的反诉则更属空白地带,本文从诉权、诉 讼标的、反诉的理论构成及司法实务方面阐述了设立离婚诉讼的必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设想。  相似文献   
3.
论民事诉讼费用的性质与征收依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事诉讼费用制度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 ,诉讼费用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人民享受法律保障的程度。我国民事诉讼费用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案件受理费 ;一是应由当事人负担的其他诉讼费用。征收的主要依据包括 :案件诉讼性质和非诉性质 ;案件的财产性和非财产性 ;案件审理程序的繁简性 ;诉讼案件审理的阶段性等。  相似文献   
4.
论环境与资源诉讼中的公益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权从某种意义上属“社会性”权利 ,无论在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中 ,这一权利都带有明显的公益色彩。为保障公民环境权的实现 ,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经验 ,放宽对环境诉讼起诉资格的限制 ,对现行司法制度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试论行政诉讼和解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以“协调”方式处理行政案件的现象大量存在。国外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存在,也说明行政诉讼与和解制度并非是绝然排斥的。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成立有其正当性基础,实践中事实存在的“和解”应予承认并进行规范。行政诉讼和解的主体必须包含原、被告,和解须在判决确定前进行,并须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和解当事人就和解事项应具有处分权,和解协议应不违法。有效成立的诉讼和解具有确定力、形成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价值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弹劾式刑事诉讼向纠问式刑事诉讼、纠问式刑事诉讼向现代混合式刑事诉讼的历史更替过程,刑事诉讼价值发生了由古典的实现刑法目的价值和妨碍刑法目的价值并存的价值体系向单一的实现刑法目的价值体系、单一的实现刑法目的价值体系向现代的实现刑法目的价值和妨碍刑法目的并存的价值体系的历史嬗变。  相似文献   
7.
辩诉交易在美国十分盛行,此前在中国却没有先例,我们如果要借鉴这项制度就很有必要时此展开详尽的探讨,然而,辩诉交易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制度,我们如何去发现需要探讨的内容,如何去展开探讨的思路其实也是一个我们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两个新的视角出发,试图展示发现这些问题的思路,以求为进一步的探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定方式上采用了结合式,但是该种方式导致了受案范围过于狭窄而且模糊混乱等问题。在改革行政诉讼受案确定方式的过程中,应当从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出发,实行可以审查的假定原则。  相似文献   
9.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在法律法规赋予诉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从我国当前的司法现状来看,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既非常必要也有相当大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民事调解制度虽然存在于民事诉讼过程中,但属于非讼程序。私权自治、审判效益和司法文明的要求,促使民事诉讼契约化。民事调解协议本质上是一种诉讼契约,法院承担公证的角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民事调解程序:单独设置调解机构和调解主持法官;合理设置调解员选任程序、回避程序和参加庭审程序;采用签字生效制度;合理界定达成调解协议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