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使博士生群体面对相当严重的压力,并且这种压力状况与博士生不能完成社会化转折,必须同时进行学习和成家立业的社会化过程有关。数据表明,学习对于成家、立业都有较大的影响,而正是这样的影响给博士生带来压力。  相似文献   
2.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impetus for a research project conducted during 2002–2003 into our law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undertaking a dissertation module. It also discusses the rationale for the particular methodology and approach we have used to conduct this research, and presents the results. A driving force behind this research project was not only the desire to obtain knowledge for its own sake but also the need to identify and enhance positive aspects of students' experience of this module. We decided to adopt a student led and experiential method of carrying out our research that focuses directly upon the students' lived-experience of engaging in dissertation writing. The rationale for this decision was our acknowledgement that, within the last decade, students are increasingly defining themselves as consumers of educational services and have a legitimate and indeed pivotal role in quality assurance strategies. We also recognised that adopting an experiential method of inquiry, informed by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should, in principle, help to empower students by acknowledging their autonomy and encouraging them to engage in critical reflection. Finally, applying this methodology would provide us with precisely the subjectively rich type of research data derived from the students' lived-experience that we sough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来被看作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但是,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的结果”的逻辑结构与句法意义的分析和对马克思前后思想的比较研究上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句话的逻辑平台是认识论,出发点是唯物主义,表达的是马克思的反映论观点。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的文化理想、核心价值中蕴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要求。马克思的社会性别意识体现了一种深厚的人类意识,这应该是理解先进性别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之点。从中我们可以反观世界与中国的更深层面的变化及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从"人"的发现到"以人为本"--马克思的"人学"发展理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荣海 《理论学刊》2005,2(1):20-25
马克思对"人"的新发现在于揭示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命题,并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性角度提炼出人的本质和特点.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深刻的"以人为本"底蕴,表现在人处于实践和理论的出发点地位;社会发展是"人的解放"的过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基于博士学位点发展情况的我国区域博士学位点发展模型,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技术对我国31个省份(直辖市或者自治区,以下简称31个省份)博士学位点(二级学科)在2005-2011年期间的发展情况展开追踪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博士学位点的发展情况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第二,区域博士学位点的总体发展趋势表现出线性增长的特点;第三,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对博士学位点的发展存在显著影响;第四,除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外,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区域博士学位点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王娜 《学理论》2011,(31):48-49
马克思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哲学,是因为马克思终结了思辨的独立的哲学即抽象思维哲学,创建了感性实践哲学。马克思哲学的思维方式不是以理论为基础的"抽象理论的思维方式",而是以实践为基础和导向的辩证思维方式,从而揭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时间观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具有永恒价值。在新时代,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重要契机。马克思的时间观在为新时代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物化劳动时间影响了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认知,自由时间的异化扭曲了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认真,虚拟时间弱化了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认同。因此,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应把握时间的属人本质,强化美好生活的人格世界;突显时间的价值特性,规范美好生活的应然世界;转化时间的现实意义,打开美好生活的本然世界。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我国1994-2010年知识产权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关键词、主题词和学校分布,理清我国近些年来知识产权方面博士学位论文的现状,总结其规律,揭示其反映的知识产权学术研究现状,为以后知识产权博士论文撰写方向和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马克思从哲学视角构建了其社会发展理论;西方学人则在寻求其国家政策的理论依据中提出了各种发展理论;当代中国发展理论则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脱颖而出,为解决长期困扰着发展理论研究的"多元发展主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为理解社会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开辟了新的范式,对社会发展的规律作了新的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