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结合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哲学本质的讨论 ,致力于探讨在哲学意识与科学意识的关系问题上 ,马克思所具有的与西方现代哲学家不同的出场路径。马克思尽管没有像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那样转向现象学和存在论 ,但他依然很好地发挥了哲学的意识 ,并且恰恰就是在现代西方哲学家所要克服的认识论的维度上来发挥这种哲学意识的 ,这就是马克思科学认识论的丰富内涵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问题事关生死大事,跨越社会、伦理、法律、医学等学科,争议由来已久。对死亡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目的在于揭示安乐死的哲学基础并寻求共识。对安乐死问题进行伦理分析和文化兼容性思考,有助于突破安乐死问题中国化所面对的两大障碍。研究并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实现安乐死立法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This special issue should go a long way towards increas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Peirce’s semeiotic and its applicability for solving problems in legal studies. In fact, the New Science of Semiotics should result in developing a rigorous and systematic methodology for legal studies making it a true semiotic science which I suggest calling “jurisology.”  相似文献   
4.
教育环境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环境是影响教育存在发展的诸种因素的总和。教育环境与教育互制互约,相互制衡。树立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事业繁荣,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牛俊伟 《桂海论丛》2010,26(4):55-59
广松涉在《唯物史观的原像》一书中作出了一个基本判断,认为异化劳动不过是马克思对私有财产所作的概念性把握,二者的真实关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尚未最后解决。广松涉的这个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关于马克思所面临的逻辑张力和理论困境,他的分析就难免有疏漏之处。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之质,区别于人的属性和人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的劳动实践。这一重要的界定显示此时的马克思已经接近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界定不仅避免了以往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而且指明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物,因而与"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不相矛盾的。并且,马克思还指出了人类解放的目标即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确证。  相似文献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重新解读《神圣家族》的理论出发点。作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基本理论成果的“感性活动”原则是理解《神圣家族》的理论基点。在“感性活动”的理论境域中,《神圣家族》的真正的理论重要性即刻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8.
学术无思潮则无根基,思潮无学术则行之不远;思潮是时代精神的号角,学术-哲学则是时代精神的华表和丰碑.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将思潮升华为哲学学术的思路历程表明,唯有学术-哲学学术可以将思潮的价值和活的精神储存下来,传诸久远,而研究哲学史则要在学术的交叉点上多多逗留.中国历史上虽有深厚的学术传统,但近代以来,从思潮...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中,共产主义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别以异化劳动理论和唯物史观为基础,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阐述和论证。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已有论及,之后又经历了从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到生产、交往的普遍发展这样一个动态转变的过程。这样的转变使二人确立了唯物史观,转为科学共产主义者,也深化了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所谓"企业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特质是中国古代儒家的"智、仁、勇"君子人格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完善结合,是"知识"、"品德"和"智慧"三位一体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