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政策价值目标的追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刑事政策决策者面对自由、秩序、正义、效益等价值 ,必然有所选择 ,古典主义的刑事政策、实证学派的刑事政策和新社会防卫的刑事政策 ,由于所处时代不同 ,制定刑事政策理念和基础不同 ,因而 ,呈现出不同的刑事政策价值目标的追求路径。  相似文献   
2.
常人方法学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理论总是试图清晰地描述并解释社会行动及由此产生的复杂的生活世界 ,在熟知的基础上达到真知。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在这方面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 ;而 5 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常人方法学理论则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 ,并在“权宜性行动”、“索引性”、“反身性”等概念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社会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常人方法学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路径 ,但是它并没有完成给自己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孔祥发 《行政与法》2006,1(5):77-79
行政指导在市场经济国家相继出现和广泛运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学的影响来看,行政指导乃是社会效果等理念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Sociological theory which is dominated by structuralism paradigm faced with a series of crisis and predicament, and has given rise to a turn of cultural. It reviews and reflects critically the concept,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theoretical paradigms change of cultural sociology ab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helps to gain insight into concerns and explanatory power of cultural sociology responding China’s current social issu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oretical context of cultural sociology and its three leading research paradigms (culture-structuralism paradigm, stratification-class perspective, and strong-weak cultural program), and find that although the three paradigms have their own critically advantages, but faced with the common problem that is hard to jump out of the duality between culture and structure. Besides, this article tries to put forward an integrated research paradigm of cultural sociology, and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China’s indigenization of sociology and current social real issues.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世界一个最深刻的社会变迁,在于人们和物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物品从生产资料转变为消费品,人们也从生产关系中的某一类主体(所有者或劳动者),转变成为一个消费者。消费社会学由于关注到了消费过程诸环节中突生性社会机制和社会力量所具有的社会后果,其相对的学科优势和合法性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The rich and complex recen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ociology (IPS) literature on state recognition has completely ignored the process of de-recognition. The present article uses the case study of Taiwan’s efforts to preserve its ‘diplomatic allies’ in the Caribbean in order to fill this gap.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IP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itutive theory of recognition, it introduces and analyses the concept of state de-recognition while emphasizing the deep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esent international law principles and the political real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building as well as the de-linking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law understandings of recognition made possible by the progress of the constitutive theory. De-recognition is perceived as resulting in a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ognized and de-recognized political entities that is arbitrary and ethically questionable as it ultimately reflects the denial of the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回族学等诸学科的渊源出发,梳理了这几个学科的相互关系和地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回族学的学科属性。本文认为,回族学隶属民族学,其学科属性具有综合性。如果从当前回族学的社会功能、研究任务、学者构成、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来看,回族学主要应当属于一级学科的社会学。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建立回族社会学、回族经济学等分支学科也应该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8.
刘丰 《外交评论》2006,91(5):96-102
实证主义是指导国际关系研究的一种元理论立场,在国际关系学术界占据主流地位,其核心特质是主张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科学的一致性以及经验上可以验证。在实证主义内部,有不同的分析工具、视角和方法,这些实现科学研究的不同路径有着各自的优劣长短,在研究中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协同使用来促进研究的完善;在实证主义外部,面临着诸多元理论立场的冲击,这些多样的视角构成后实证主义阵营,由于存在着根本上互斥的基本假定,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的争论仍在继续,将在对立中并存。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既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贫富差距、失业等负面影响,由此而导致一部分人被沉淀下来,构成了新的社会分层结构中的最底层。该阶层中的绝大部分人生活在贫困线上,被剥夺感强,部分人甚至有较强的反社会心理,他们往往会成为黑社会犯罪组织的潜在力量,一旦受有组织犯罪亚文化的影响或黑社会犯罪人员的引导便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因此,除了对黑社会犯罪进行直接打击之外,还应当从社会方面寻求有效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最低消费”作为餐饮娱乐业界约定俗成的“行业规范,”现有法律难以对其合法性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在法社会学者看来,这一行业习惯法是“活的法律,”规范着社会的内在秩序。在多元社会里,应建立国家法与“活法”沟通的渠道,使二者在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基础上形成良性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