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6篇
综合类   2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考察葛根和黄芩乙醇提取物体外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方法:葛根及黄芩200,400,700,950 m l/L乙醇提取物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ER )和MDA-MB-231(ER-)细胞,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葛根950 m l/L乙醇提取物在100~800μg/m l剂量均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700 m l/L乙醇提取物也显示了一定的抗肿瘤细胞生长活性,200,400 m l/L乙醇提取物未见明显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黄芩950,700 m l/L乙醇提取物在50~400μg/m l剂量均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400 m l/L乙醇提取物也显示了一定的抗肿瘤细胞生长活性,而200 m l/L乙醇提取物未见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结论:葛根和黄芩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牡丹皮和徐长卿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10 cm×10 cm硅胶吸附剂薄层板和两种溶剂系统,梯度展开薄层色谱法.结果:荧光薄层板在254 nm下观察和显色剂显色均显示牡丹皮配方颗粒有丹皮酚和芍药苷特征斑点,徐长卿配方颗粒有丹皮酚特征斑点.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简单有效地实现牡丹皮和徐长卿配方颗粒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明代医家张四维1576年在<医门秘旨>中首载三七;随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五加科的三七和另一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类似三七的植物;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将三七和人参联系在一起,归于昭参条下;清代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进一步描述了三七的功效,并指出<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类似三七的植物是土三七,即菊叶三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新疆与甘肃地区甘草的性状、鉴别特征和有效成分含量,研究在不同生长条件下我国甘草主产区的药材和饮片质量,为甘草的后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法对性状进行描述,采用显微鉴别法展现甘草粉末和切片的结构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结果 在性状方面,新疆甘草药材比甘肃甘草药材平均直径略大;在显微方面,两个产地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新疆家种甘草的淀粉粒数量略多,且平均粒径也略大;在含量方面,新疆甘草中甘草酸平均含量约为甘肃甘草酸平均含量的1.5倍。结论 新疆、甘肃地区甘草的鉴别和质量评价为甘草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及甘草药材的后续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医学正传》三妙丸中诸药的基原植物进行考证,为临床正确选药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古代本草、方书和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及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三妙丸的使用沿革,研究三妙丸及其加味方的使用历史。结果 三妙丸中牛膝原载为川牛膝,其原植物或为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然清代、民国时期多用怀牛膝组方,其原植物为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现今临床川牛膝、怀牛膝皆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三妙丸中用怀牛膝。方中苍术原载为苍术,原植物为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现今多使用其栽培品以及北苍术A. chinensis (DC.) Koidz.。方中黄柏即为川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供应不足时亦可用关黄柏P. amurense Rupr.代替。结论 三妙丸方中3味药的基原植物分别为川牛膝、茅苍术和川黄柏。  相似文献   
6.
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凌霄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从中鉴定出29例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脂肪族合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防风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固形物量及其总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时间(A)、加水量(B)、提取次数(C)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立3个水平进行试验。结果:各因素对防风水提液的固形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因素C对总多糖的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因素A和B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最佳工艺为加水8倍量,提取3次,每次1 h。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牛膝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及抗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热板实验及醋酸诱导小鼠扭体实验,观察牛膝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来观察牛膝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迟发型超敏反应作用。结果 牛膝的正丁醇提取部位能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5),显著延长小鼠在热板上的舔足时间以及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次数(P<0.05),明显降低DNCB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的耳肿胀度、胸腺指数及脾指数(P<0.05);石油醚提取部位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二甲苯诱导的炎症、热板和醋酸诱导的疼痛及DNCB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之部分指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牛膝的正丁醇提取部位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以及抗迟发型超敏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及软化切制方法对板蓝根中(R,S)-告伊春含量的影响,从而建立提升黑龙江产板蓝根质量的加工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板蓝根中(R,S)-告伊春含量进行测定,比较晒干与烘干板蓝根药材的(R,S)-告伊春含量差异,比较不同投料形式板蓝根颗粒和饮片中(R,S)-告伊春含量差异。结果 60 ℃烘干后的板蓝根药材中(R,S)-告伊春含量高于晒干的板蓝根药材,且能明显缩短板蓝根药材的产地干燥时间;经软化切制的板蓝根饮片中(R,S)-告伊春含量明显高于板蓝根粗颗粒。结论 在板蓝根产地加工过程中,可用烘干法代替晒干法;以板蓝根药材作为中成药投料,建议采用软化切制后的板蓝根饮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测定白芍及其炮制品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含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为:0 min(18% A),5 min(18% A),13 min(25% A),15 min(35% A),18 min(45% A),20 min(50% A),25 min(50% A);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 ℃。结果 生白芍、酒白芍、麸炒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依次降低,麸炒白芍、酒白芍、生白芍中芍药内酯苷含量依次降低,麸炒白芍、酒白芍、生白芍中苯甲酰芍药苷含量依次降低。结论 白芍经炮制后芍药苷含量均有所下降,而芍药内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均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