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6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激光显微捕获口腔上皮细胞的DNA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激光显微技术(lasercapturemicrodissectionsystem,LCM)捕获口腔上皮细胞,并进行STR-DNA分型检测的方法。方法用VERITAS显微切割仪红外低能激光显微捕获一定数量口腔上皮细胞,进行ProfilerPlus试剂盒STR复合扩增,检测DNA基因型。结果7~8个口腔上皮细胞能成功获得STR-DNA分型。3~4个口腔上皮细胞不能成功获得STR-DNA分型。结论激光显微捕获作为一种分离单个细胞的新技术,对于微量口腔上皮细胞的STR-DNA分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病变及其F-VEP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病变及其对视功能时序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3、5、7、9、14、28、56、84d光镜观察视网膜病变,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视功能状况。结果大鼠视神经损伤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较正常眼明显减少。损伤后3~7d RGCs减少率快速上升,14d 后缓慢下降,28d后几乎无明显变化。视神经损伤1d F-VEP波形变得低而宽;1-14d峰潜时和波幅呈进行性下降, 28d后变化平稳,并显示恢复迹象。结论神经损伤后节细胞继发性病变是视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重要基础;并与视功能的时间规律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取兔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脂肪间质干细胞(MSCs),并用免疫组化和体外诱导分化方法对其表面分子标志和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兔脂肪组织中能够分离培养出脂肪MSCs,该类细胞表达CD29、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CD45及HLA-DR表面分子标志,并具有可分化为脂肪细胞、神经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证实兔脂肪组织中存在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MSCs。  相似文献   
4.
将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单感染和共感染的6周龄仔猪,于感染前和感染后第3、7和10 d,采用血常规法、SWC3a单色流式细胞术以及CD3/CD4/CD8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了感染猪外周血中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γδT细胞的含量。结果,感染后第3 d和第7 d,PRRSV感染组、PCV2感染组以及PRRSV+PCV2共感染组猪的白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NK细胞、γδT细胞总数显著下降,并且共感染组比单感染组下降更加严重。结果表明,PRRSV+PCV2共感染对仔猪外周血天然免疫细胞的影响具有协同效应,意味着在感染早期可导致更加严重的先天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疫苗生产综合成本,本研究探讨了以低血清培养基(M08011)替代常规细胞培养基(DMEM)的可行性。本研究依次采用含100、80、50、30、20、10、0mL/L血清的低血清培养基(M08011)驯化PK-15细胞,并考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在低血清培养的PK-15细胞系中的增殖规律。结果显示,驯化后的PK-15细胞在含100、80、50、30、20 mL/L的低血清培养基中生长状态良好,与常规培养基所培养的PK-15细胞无差异。低血清培养体系培养PK-15细胞时,血清最低添加量为20 mL/L。用该体系培养的PK-15细胞接种TGEV后,TGEV的TCID50为10^-4.97/100μL,与常规条件培养的TGEV的TCID50为104.88/100μL相比,差别不明显。TGEV接种PK-15细胞,低血清培养基中血清浓度降低至20 mL/L,毒价未受到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K-15细胞及TGEV低血清培养体系可初步应用于TGEV的增殖培养,为相关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适于鸭瘟病毒(DPV)弱毒增殖的细胞系,利用4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单倍型鸭品系,体外分离鸭胚肝细胞,在干细胞因子、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下,获得鸭胚肝间充质干细胞(DuLMSC)。接种DPV疫苗株C-KCE后,结果显示:F1~F10代均能稳定出现CPE;将F10病毒接种细胞24 h后,通过扫描电镜在胞质、胞核及细胞间隙均能够观察到典型的疱疹病毒粒子;F1至F10代均能扩增出DPV UL2基因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表明F1、F5、F10代的扩增产物与NCBI中公布的DPV株(EU082088)的核苷酸同源性为100%;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和一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源自B4系单倍型鸭的DuLMSC细胞系增殖DPV的病毒含量明显高于B1、B2和B3系。本研究为稳定培养鸭瘟病毒提供了优良稳定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7.
ABSTRAC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efficacy of the Scharff technique for gathering human intelligence,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his efficacy might vary among different samples of practitioners. In this training study we examined a sample of military officers (n?=?37). Half was trained in the Scharff technique and compared against officers receiving no Scharff training. All officers received the same case file describing two sources holding information about a terrorist attack. University students (n?=?74) took the role of the semi-cooperative sources. Scharff-trained officers adhered to the training as they (1) aimed to establish the ‘knowing-it-all’ illusion, (2) posed claims as a means of eliciting information, and (3) asked fewer explicit questions. The ‘untrained’ officers asked many explicit questions, question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ovided information, pressured the source, and displayed disappointment with the source's contribution. Scharff-trained officers were perceived as less eager to gather information and left their sources with the impression of having provided comparatively less new information, but collected a similar amount of new information as their untrained colleagues. The present paper both replicates and advances previous work in the field, and marks the Scharff technique a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gathering human intelligence.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血细胞参数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血瘀证的诊断价值,为血瘀证的诊断提供新的参考指标,对96例血瘀证患者和60例健康人进行11项血细胞参数和6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4项血细胞参数和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瘀证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细胞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血瘀证的阳性率分别为91.7%和87.5%,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对血瘀证诊断的特异性基本一致,而敏感性血细胞参数好于血液流变学指标,表明血细胞参数可作为诊断血瘀证的新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脑络欣通药物血清与胎牛血清诱导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脑络欣通药物血清和胎牛血清诱导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应用相差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染色对其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脑络欣通药物血清和胎牛血清均可诱导绝大多数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此外,脑络欣通药物血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前者诱导干细胞分化的进程比后者要慢,但其分化的神经细胞在细胞形态学上与发育成熟的神经细胞更为接近。结论:脑络欣通药物血清能够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并使其分化更加成熟,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葛根和黄芩乙醇提取物体外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方法:葛根及黄芩200,400,700,950 m l/L乙醇提取物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ER )和MDA-MB-231(ER-)细胞,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葛根950 m l/L乙醇提取物在100~800μg/m l剂量均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700 m l/L乙醇提取物也显示了一定的抗肿瘤细胞生长活性,200,400 m l/L乙醇提取物未见明显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黄芩950,700 m l/L乙醇提取物在50~400μg/m l剂量均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400 m l/L乙醇提取物也显示了一定的抗肿瘤细胞生长活性,而200 m l/L乙醇提取物未见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结论:葛根和黄芩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