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5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化观与马克思问题域逻辑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化观是解答当代价值观的一个核心问题。马克思的物化观有一个从早期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理性批判到实践唯物主义经济分析的问题域逻辑转换过程 ,对物化观的经济分析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确立的基础。物化实质上体现了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在资本主义利益关系下对主体 (劳动者 )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否定关系。正如消灭异化要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一样 ,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改变滋生物化的特殊经济利益关系 ,建构一个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的自由人联合体 ,劳动 (实践 )创造的产品才会体现对主体 (人 )生存和发展的肯定关系。这就是马克思物化观问题域逻辑转换的价值指归。而卢卡奇把物化从经济因素中剥离出来 ,按黑格尔理性革命观的图式将其提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 ,它无疑为一切把客观的经济利益关系当作价值事实的唯意志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集团理论的重大发展和方法论的突破密切相关。多元主义理论深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认为社会结构的变迁促使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志愿组建利益集团。而集体行动理论采用理性分析的方法,认为人们在组建利益集团的集体行动过程中将遭遇"志愿失灵"。在多元主义和集体行动理论争论的基础上,动态利益集团形成理论开始关注社会稳定对集团政治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君毅推举人文主义理想,强调人的普遍理性可以作为自由主义的理论根据.他更推崇儒学的自由精神,亦即孔子为仁由己的人格自由,儒家自尊尊人的大平等精神、和融贯通而充实圆满的人文精神.此种人文精神显现出宽容的性格与可能开展的民主涵养.我们可以从人文主义的人权观念、文化价值的自由学说与以理性为主的人权哲学这三个方面,探寻及反思唐...  相似文献   
4.
侦查活动和媒体之间是契合与冲突并存的矛盾统一体,它们既有追求目标(正义的一致性、效益追求)的互补性,又具有基础理论(信息公开和侦查秘密)和保护利益的对立性.研究媒体与侦查的关系有利于从立法规范、侦查机关自身制度与素养的建立与培养、司法救济途径等方面探讨公安机关和媒体之间理性关系的构建,以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中国乡镇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对于如何能够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则关注不够,而正好是这一转折点推动了乡镇企业质的提高.为了探讨乡镇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道路,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来寻找证据.通过对T镇的考察,运用理性选择的理论解释了乡镇领导人是如何促进乡镇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这也是文章的创新之处.即乡镇领导人一方面通过集体企业改制甩掉了那些长期亏损的企业,淘汰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虽然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实现了乡镇经济整体的受损最小化;另一方面,乡镇领导人通过工业园建设提升了乡镇经济的规模和效益,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乡镇经济增长所需的技术和资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生长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获益最大化.通过这两种路径,乡镇领导人的理性选择影响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通过对T镇的个案研究,希望能够同前人的研究展开对话,同时亦希望推广此项研究的外部效度.  相似文献   
6.
The Social Logic of Politics places social learning at the center of political choice. People develop their political preferences, knowledge, values, perceptions of ability, and decisions about political behavior in interactions with others, usually members of their social circles.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goals are not derivatives of exogenous economic preferences. They are not the results of careful calculations, in which optimization of personal needs guides the mode of reasoning. This theoretical stance draws sustenance from recent work across the social science, even as it harkens back to established, if neglected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analysis. My thanks to Rüdiger Schmitt-Beck for his encouragement and for the critical comments of several anonymous referees and to Josip Dasović and Jennifer Fitzgerald, my co-authors of Partisan Families: the Social Logic of Bounded Partisanship in Germany and Britain (Zuckerman et al. 2007). Material from that book appears in this essay.  相似文献   
7.
孙长宇  申文奇 《行政与法》2010,(12):126-128,F0003
"合规性"贸易壁垒的大量应用已成为当今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最明显特征。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纷纷利用"合规性"贸易壁垒对本国对外贸易进行保护,这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本文从金融危机下我国频遭"合规性"贸易壁垒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对我国的影响,从而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应对之路。  相似文献   
8.
乡土社会中法律的地方特色已为众多学者所提及,以乡土社会中大量存在的“私了”现象为解读文本具有实践价值。以国家——社会作为叙事平台,需要对“私了”的概念从实质上进行重新厘定;从哲学上的优先逻辑理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对冲及传统文化中的“厌颂”观念进行理性考量,可以显见“私了”在乡土社会根深蒂固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文化基础。对“私了”现象进行国家法改良的可行性路径包括:形而上的观念的转变;形而下的司法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比较中、德两国检察机关不起诉率数据并研究相关资料,发现我国刑事诉讼的不起诉率呈现出一种不太正常的低迷状态。其原因主要在审查起诉的理念设计、案件划分理念以及不起诉制约程序和政策走向等方面。中国刑事诉讼的低不起诉率存在问题,应当转变观念,使每一个不起诉决定的做出都是建立在对案件事实分析的基础上的,使不起诉制度可以真正建筑于人权保障的基石之上。但是,也应当看到,中国不起诉率如此之低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必须刻意将其推到一定高度。  相似文献   
10.
“诱惑侦查”或称“警察圈套”,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侦查手段。但是,我国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都未对此作出规定,实践中经常对其合法性以及带来的法律责任问题产生争议,引起混乱。本文初步探讨了诱惑侦查合法性应当具备的主体、主观、客观、客体四个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诱惑者的法律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