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贵州民族地区如何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现实课题.文章就当前加快推进贵州民族文化建设亟待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阐述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数额较大”的认定是盗窃罪定罪量刑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司法解释采用了数额属性多元化的认定方法,既缺乏理论基础,也难以有效指导实务。司法裁判虽倾向于重视处罚的实质合理性,但并未形成统一的认定规则。通过梳理不同立法例下“损失”要素的定位,可以形成“占有转移”与“财产损失”两种视角下“数额较大”认定的理论方案。基于整体财产保护理念的以客观实质损失作为认定基准的方案,存在忽视我国刑法不同条款对“数额性后果”表述上的差异、对司法实践的认识以偏概全、不能妥适处理轻微实施盗窃的出罪等问题。相对而言,立足个别财产保护思想、以占有转移数额为基础,同时考虑主观指向数额的方案凸显了主观要件对不法和责任的制约,能周延地应对各种案型,值得肯定。该方案的具体规则是:先确定基础性数额即占有转移的财物价值“较大”,以此作为数额上限,再考察故意、排除意思、利用意思等主观要件指向的数额,各数额均需达到“较大”,最终的“数额较大”,是经此多种数额共同认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赌资较大"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合法与违法的界线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导赌博违法案件的办理。  相似文献   
4.
司法实践中,对于接受或放弃遗赠表示的相对方有不同的理解和适用。在分析现有法律规定之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理论,对接受或放弃遗赠中相对方的确定、意思表示的生效和形式要件等问题给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洋 《证据科学》2013,(4):494-498
整体分离痕迹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经常会出现,在盗窃、杀人、强奸、爆炸等刑事案件现场也可能会出现。通过相关典型案例的评析,重新认识了整体分离痕迹概念中整体物质和新界面的涵义,从而对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对于难度较大的采用分解方式分离的整体物质,归纳出鉴定时可选取的分离特征。这对于增强整体分离痕迹在法庭上的可采性,提高这种科学证据的价值,使其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张程锋厅长在“全省县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期执法培训班”上的讲话是我省公安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行动指南。公安工作要服务服从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心工作,公安民警既是小康社会建设的保障者,也是建设者。“三基三化”是警务工作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安工作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7.
“入户”一直作为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出现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关于抢劫罪的规定中.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施行,入户盗窃作为一种特殊的盗窃类型被单独予以列举,并取消其入罪时的数额标准.因此“入户”在刑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进入“群租房”实施抢劫、盗窃的,是否可以认定为具有入户情节,一直存在争议.“群租房”可以基本分成三种类型,绝大多数“群租房”均符合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户”的功能特征和场所特征.在刑法上将“群租房”区别于一般居民住宅,会在操作中带来一定的混乱.刑事司法中将“群租房”认定为“户”有其可行性和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7日,台湾第十六次修正《刑法》,对其中的保安处分制度作了重要修改。立法明确规定保安处分制度的相对法定主义原则、溯及力原则及不定期原则。同时,针对具体的保安处分措施,增设了处分的实质要件、延长处分期间及修改处分与《刑法》的执行顺序等。但是,此次对保安处分的修正并非成功,立法者未能重视保安处分的实质精神,仅在形式上作以修改,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9.
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深刻变革,我国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方式等也随之创新。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及其实践,在我国已有15年的历程,取得了一定社会成效,也存在诸如执法理念滞后、执法体制机制不顺、执法不规范等需要加以改进的问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从社会管理创新的整体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反思。  相似文献   
10.
中日水法体系与管理机制的立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水法体系是在整体环境观指导下的统一水环境立法,在调整客体和调整方式上体现了整体环境保护观。从法律调整方式上看,整体环境观指导下的调整方式体现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消费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日本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能够及时有效地协调人力资源,有利于对污染源的及时处理。总结日本的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抓住我国当前治理水污染的重点,形成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污染控制、生态系统保护基本政策和原则的环境与资源统一的综合性的水法体系。同时依靠科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培养高素质的环保人员从事环保工作,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