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涉毒类女犯是一个特殊的人群。通过与全国常模比较,研究该类服刑人员的人格特征。有助于说明涉毒类女犯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有针对地开展矫治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她们的优势,进一步强化提高这一类毒品犯的社会责任意识,起到自我矫治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对其他罪犯矫治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福建省未成年管教所14~16周岁在押未成年犯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他们思想和行为"叛逆"的最主要原因,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太少,没有给孩子倾诉自己心声的机会,一些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崇尚血腥暴力、甚至感染了"黄色病毒",网络上充斥的"暴力"、"色情"和"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在少年犯罪中尤为突出。因此,14~16周岁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期,如何使他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能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应该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促进罪犯重新融入社会是当代英国的重要刑罚目标。为此,立法上规定有监禁刑与半监禁刑,监禁刑执行中规定有刑期管理、家庭监视等制度。这对我国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主体范围的理解和适用,见仁见智。以罪刑法定为指导对本罪主体进行法条解析:本罪之应然主体以“身份说”为主,兼采“职权说”,皆以负有查禁犯罪的职责为前提。查禁犯罪活动是从调查、发现犯罪人或犯罪事实开始,到立案侦查、审查起诉这一过程的活动。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各级党委机关中的政法委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本罪之主体。  相似文献   
5.
警察查缉常见失误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暴力袭警案件时有发生,从已发生的暴力袭警案件看,多数发生在公安民警执行清查、盘查、检查和缉捕等警务活动中。为此,一线民警在查缉活动中应加强处置严重暴力犯罪的预案研究;增强临战意识,坚持有备无患、攻防兼备、有勇有谋的处置原则;实战中应做到因案施策、相机制敌、以智取胜;坚决贯彻依法、合理、有效使用武器的指导思想,尽快加强和提高一线民警查缉战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法治中国建设不断推进,建设法治监狱已经成为监狱机关的重要话语。当下罪犯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真空"。维护罪犯的社会保障权,既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表现,也是法治文明进步的彰显。维护罪犯的保障权利,可以提高监狱改造效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预防重新犯罪,有力保障罪犯人权,提高监狱建设法治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罪犯教育改造工作遇到了许多新问题,罪犯教育理论迫切需要顺应时代要求而进行创新和完善,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理论指导来解决问题。人力资本理论对罪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费用保障问题、效益问题、教学目标及工作策略开拓了新思路,人力资本理论和提高罪犯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为构建开放式的罪犯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提供了可能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对日本战犯的审理,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轰动世界的一件大事。中国政府把审理与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侦察、核准日本战犯犯罪事实的同时,启迪了日本战犯的思想认识,促使他们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审理日本战犯的过程中,中国政府贯穿了公正、严肃和法制的精神,宽大处理日本战犯,使新中国对日本战犯的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审理,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伤天害理的滔天罪行,伸张了人类正义;又把一些战争罪犯改造成为坚决反对战争、力主中日友好的骨干力量;同时把新中国竭诚和平和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传播到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9.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永红 《现代法学》2004,26(3):119-125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刑法增设的一个新罪名,关于其理解和适用都存在一些争议和难点。本文从剖析理论和实践中的分歧出发,对本罪主体范围的界定、客观方面的认定、本罪与近似犯罪的区分以及本罪认定中的一罪与数罪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劳动改造是中国监狱工作的特色之一,是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从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角度,对罪犯消极怠工,违反操作规程,不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不遵守劳动纪律,长期装病不劳动,故意制造事端破坏生产秩序等抗拒劳动改造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是解决罪犯抗拒劳动改造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