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的维系和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和谐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创造良好文化条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邪教“法轮功”在世纪末的兴起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迎合了一些人的实际需要,既有历史的巧合,又有现实的矛盾;既有迷信的沉淀,也有道德的困惑。“法轮功”练习者对“法轮功”的认识大体上经历了“知、信、求”三个阶段,当然每一个练习者的表现会有所不同。从动机上分析,有实用型、信仰型、盲目型、泄恨型和牟利型五种情况,但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每一个参加“法轮功”练习的人必定是从中获得了某种需要的满足,才能促使他们以较为坚定的毅力坚持练功,而这种不断获得,不断反馈,又不断强化练功动机的过程也正是他们在心理上受“法轮功”及李洪志本人不断影响与操纵的过程。李洪志利用“法轮功”对广大练习者实行精神控制,并通过教主崇拜、邪说恐吓、群体效应予以实施,进而实现邪教反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依据<<伦理学原理>批注>,阐述并分析了青年毛泽东道德必须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精神之个人主义"、主观道德律等伦理思想,并指明其具有反对奴性道德、推进个性解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H.D.梭罗的个人主义深受美国传统渊源的影响,同时也颇具个性,主要体现在他对"个人道德良心"的呼唤.他把个人良心看作比法律更高的一种道德原则.他主张:个人利益高于机构利益.任何机构化了的组织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使人人有机会按自己的良心行事,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梭罗的<论公民不服从>和<瓦尔登湖>这两部作品集中表达了他的个人主义的观点,梭罗正是从个人道德良心的角度来阐释其个人主义主张的.他的个人主义理想影响了美国民族文化的建构,并已成为整个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紧紧围绕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正己、敬业、爱生、奉献”,建全制度,规范教师行为。  相似文献   
6.
解读公共治理:双重维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行政领域的治理应该界定为公共治理,它是指在自组织治理的基础上,政府参与其中并起“元治理”作用,政府与自组织形成互动型治理网络,共同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形式。从精神维度上看,公共治理追求自由与公平的终极价值,彰显公共性的本质,塑造理性化与契约化的公共精神,预设有限理性的政府;从制度维度上看,公共治理以自组织网络为组织基础,以“元治理”为政府角色,以有限政府为政府的制度形态,以后科层制为组织模式。此双重维度共八个要素相互支持、相互强化,支撑起了公共治理的理论大厦。  相似文献   
7.
《Critical Horizons》2013,14(1):207-238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pecific contribution of a strand of contemporary French social theory founded by Cornelius Castoriadis and Claude Lefort to the under standing of human power. It formulates a conception of power that transcends its definitions in terms of physical coercion or institutionalised violence to reveal the way power is creative and institutes the social. Its reflection on the cultural nature of political power and it role in society is shown to extend the pioneering reflection of Durkheim's sociology, especially as regards the homology that exists between religion and politics. The social role performed by the state explored by Durkheim prefigures Gauchet's theory of the state, which builds on Lefort's work. Gauchet's theory can be said to elaborate a critical synthesis of the two stands of Durkheim's work: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and the sociology of the modern state. This synthesis raises questions on the role played by the European st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ism, in both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manifestations.  相似文献   
8.
精神生活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代西方形而上学将人的精神生活理解为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思维活动,从而使精神生活变成了抽象的逻辑思辨。马克思认为精神生活是在人的物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生活对人的物质生产生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不仅为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帮助,而且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李明斌 《理论探讨》2020,(2):131-1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内涵主要包括对发展道路已有成果的充分肯定,对目前发展道路延续性的清晰认知,对未来发展道路的充分信心。道路自信是不断推进民生建设的现实需要和思想保障,给民生建设提供和平的发展环境、不断补齐民生发展短板的艰巨任务,都需要坚定道路自信。从中国道路已有发展成果看,道路自信的根本依据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道路自信来源于对我国民生问题的科学把握,来源于深厚的群众基础,来源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发展成就。从中国道路发展延续性看,道路自信的实质内容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此,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不同阶层的多层次的民生需求。从中国道路未来发展看,道路自信的价值追求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着眼点,把实现人民幸福安康作为根本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10.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代表中西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对中西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不同价值观为取向的企业,在人力资本管理中的伦理定位、投资结构和运营机制上存在着重大差别,各有优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辩证地认识、对待个人主义,正确地坚持、发展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