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驰名商标法律保护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上 ,应明确界定“相关公众”为“本国相关公众” ,不应仅限于注册商标 ,认定标准需要进一步量化 ,在认定方式上 ,应改变目前单一的行政认定方式 ,采取行政认定和司法认定的“双轨认定”模式 ,并应以商标局的事前认定为主 ,法院的事后认定为辅 ,加强并完善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知名运动员的人格权的商业利用逐渐增多,在商业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知名运动员人格权受侵害的情况,因而分析侵害的根源,规范商业利用的形式,采取相关法律措施保护我国知名运动员商业利用中的人格权就显得尤为必要,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应对此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自《巴黎公约》首次引入驰名商标的概念后 ,对驰名商标进行特殊法律保护已成为世界立法之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商标反淡化理论。我国新商标法在驰名商标的保护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吸收了商标反淡化制度 ,本文从商标法的修订来分析商标淡化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以其舆论监督等特有的社会职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行官”和“推进器”。然而,我国新闻立法方面却相对滞后,使新闻媒体的采访权、知情权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正常的报道工作缺少相应的法律保障,媒体的社会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及时出台相应的法规,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保障的社会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驰名商标的认定体系是健全驰名商标制度的核心.目前我国驰名商标的认定主体体系存在诸多缺陷.文章在分析认定主体体系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重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看我国的商标反淡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巴黎公约>首次引入驰名商标的概念后,对驰名商标进行特殊法律保护已成为世界立法之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商标的反淡化理论.我国新商标法吸收了商标反淡化内容,本文从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来分析商标的反淡化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内容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营企业主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而产生的新社会阶层,私营经济的极高成长性决定了该阶层将不断壮大之势。由于较其它社会阶层相对更多的特殊性,如何切实有效地引导这一阶层健康有序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对现行非公经济人士政策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对如何更扎实地开展对该阶层的统战工作提出了若干思考,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8.
驰名商标淡化及反淡化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驰名商标享有很高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世界各国都通过各种措施对本国的驰名商标进行特别保护。驰名商标淡化是一种严重侵犯驰名商标权的行为,往往会危及驰名商标所有权人的商业信誉,从而最终侵害消费者的利益。驰名商标淡化在实践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弱化、丑化、退化。应通过多种方法完善我国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9.
鉴于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对驰名商标"驰名"界限的立法缺陷,在分析我国现行驰名商标行政认定制度中有关驰名商标"驰名"界限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国际上有关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的发展趋势,对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驰名"界限所涉及的四个参数即"驰名"的基准点、"公众"范围、"知晓"广度和"声誉"程度作了讨论,以为今后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制度构建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觉、笃行、唯实、担当、坚忍等,构成周逸群精神的基本方面。周逸群精神丰碑,德厚而浸润,骨铮而浩正,勋卓而屹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