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南方在唐代仍保持象耕这种落后的农业耕作方式.泰人没有象耕的记载,但象在先民落后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象谚语的创造和沿用,从中可以透视出被人们淡忘的泰民族女权文化史及其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2.
从封建剥削阶级的利益出发 ,受“神道设教”实用主义宗教观的影响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把宗教作为维护本阶级统治的工具。宗教主要被用于销蚀人民的反抗意识、神化自身统治、调处民族关系、促进对外交流以及服务于军事和外交  相似文献   
3.
"药师斗"是药师佛信仰和北斗信仰混合而成的佛教拜斗仪式,本文以田野考察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药师斗相关的资料进行研究,从中了解汉传佛教仪式本土化的过程以及福建宗教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郭六官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印尼华侨商人,由于他的英雄事迹,被乾隆皇帝敕封为“泽海真人”,并在爪哇地区被奉祀为贸易和渔民的主要保护神,成为华人和爪哇人共同崇拜的神明。对于这个外来者成为本地神的案例,文章试图通过定性描述和民族志研究方法,从中找出这种神明崇祀本土化与在地化发展之间的联系。结论是:自古以来,爪哇人与华人在神明崇祀的哲学思维和具体实践中具有相似之处。通过华人的努力,来自于中国的本土神,获得了在地神的身份,并成为在地的保护神,神明崇祀出现了一种文化糅合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尽管越南越族灶神信仰在其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受到汉族祭灶习俗的影响,但由于信仰的深层象征及各民族选取、发展文化材料的方式不同,两者仍呈现出较大差异。越族灶神信仰的形成过程即越族本土民间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与整合过程,它较为典型地反映了越族民间信仰乃至越族文化形成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民主化时代的政治腐败--再论"民主不是万应灵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后以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改革派所推行的“民主化加私有化”改革,非但没有得到如民主崇拜者所料想的那种“清除政治腐败”、“倡行社会公正”和“振兴国家经济”的效果,反而使俄罗斯陷入了比苏联时期有过之无不及的政治腐败;其结果,导致黑社会组织横行无忌,社会公正被藐视和践踏,经济发展捉襟见肘,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的窘境。这种情形不啻是对“民主万能”神话的辛辣嘲讽,其原因有必要引起学术界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维·伊凡诺夫从研究“酒神崇拜”等希腊民间狂欢活动开始 ,探讨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认为希腊戏剧是一种体现着“合唱原则”的宗教活动 ,在此基础上提出“共同性”的理论 ,强调他所提倡的“现实主义的象征主义”及整个现代艺术和文化均应以“共同性”为指归 ,并主张以此克服个人主义危机  相似文献   
8.
公安文学以其审美的独特性和题材的特殊性,有表现崇高的优势,更应表现崇高。 公安文学的发展方向,在坚守表现崇高的同时,应在刻画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七十年代,不丹国王提出了由经济均衡发展、保护环境、坚持传统文化和实行善治良政四个方面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来替代通常国家单纯追求GDP的理念得到了许多欧美国家的倡导。告别GDP崇拜、缔造幸福中国,成为今年“两会”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的共识。在新的发展时期,广西应创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幸福指数考核体系为突破点,以阳光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为切入点,推动广西“富民强桂”新跨越。  相似文献   
10.
桃在民俗中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形式,起到祈福娱神的吉祥功能与祛凶禳鬼的辟邪功能。这种自然界中的常见之物被赋予了特殊意义与神秘色彩,明显地具有“灵物”特征。桃的灵物崇拜与原始自然条件及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并在流传的过程中融合了儒释道多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