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65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85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207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46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素质是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因而对新课程观下数学教师应具备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较深入地探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付子堂 《现代法学》2007,29(5):3-15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中国,通过多年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的铺垫,已经具备了更进一步研究的坚实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必须有独特的思路、完善的内容设计,并应该考虑到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3.
学术自由:侵权与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海定 《现代法学》2005,27(6):35-45
学术自由侵权与其他侵权行为具有共性,但与一般侵权行为相比,行为的主观方面和行为后果不是认定学术自由侵权的必备要素。从学术自由权成立的正当性出发,有三类限制或禁止学术自由的行为是应予允许的。在现代社会中,按照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的广泛程度和实际效果,最重要的学术自由权救济机制包括宪法救济、一般诉讼救济以及通过结社进行的自力救济。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重要命题。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观念弘扬、实践运作、组织模式以及公民意识的培养上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可贵探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认识和评估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不仅对于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5.
畅引婷 《思想战线》2005,31(4):111-114
10多年来,西方女性主义学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对于我国学界新的学术理念的确立、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产生了促进作用.但作为舶来品的西方女性主义,在引进和传播的过程中,如何与中国本土的妇女理论研究和妇女解放实践密切结合,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妇女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因此,当前应着重处理好学术与政治之间、提高与普及之间、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党内、社会上艰苦奋斗的状况都不容乐观,要在全社会真正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良好风气,必须坚持党内先行,领导干部带头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王景斌  方芳 《行政与法》2005,1(1):55-57
本文试从分析“长春七旬老人免费乘车案”所带来的尴尬困境入手,围绕本案所涉及到的我国在立法、司法方面的法治精神问题进行阐述,进而立足于实质法治精神,寻求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以期实现真正的法制统一与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8.
培育公务员精神要着力营造“三大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是在公务员队伍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措施和具体体现,是解决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把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到实施公务员法的全过程,贯穿到健全和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全过程,贯穿到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因此,我们要着力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完善的制度环境,来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9.
发展延边经济要有思变思进的精神力;扩展市场的开拓力;“软硬兼施”的吸引力和管理调控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10.
"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凝聚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劳模精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是激励工人阶级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要以劳动模范为榜样,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