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2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形势下,工人阶级特别是基层工人队伍,如何进一步发扬其先进性,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面对诸多新的挑战,工人队伍要继续发扬其先进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要回答中国工人阶级是否先进的问题,必须首先掌握先进性的衡量标准,并用其对中国工人阶级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吴涌汶 《理论学刊》2006,4(4):48-51
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技术,无论从社会演进的宏观动力机制看,还是从其微观动力机制看,都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意识形态虽然在宏观动力机制上处于从属的地位,但从微观动力机制上考察,对历史进程发展的迟速则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无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并且是竖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要相适应地变革。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保持党的先进性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要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密切党群关系以及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总体要求建设党。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新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提出了新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问题;据此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观是针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新发展战略。它要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新生产力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它强调以人为本,人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同时新生产力观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观念保证。  相似文献   
8.
黄筱娜 《桂海论丛》2007,23(6):77-80
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指标,其中,“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和外在形象。乡风是否文明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乡风文明”包含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活动内容之中。因此,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适应我国现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李慧而 《桂海论丛》2006,22(3):25-27
在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构成要素中,政治和思想素质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首要问题,是共产党员先进性前提和基础;能力素质和业绩是共产党员先进性诸要素的内在统一,是党员的先进性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重视增强党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共产党员的能力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