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93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1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治良 《河北法学》2003,21(5):84-87
民法学界关于物权行为的讨论并未系统、深入,从事实、规范、价值三维角度分析债权形式主义下 应有物权行为的有限存在空间,且和债权行为一样均可单独引发物权变动,但不存在独立性与无 因性问题,并提出了立法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实践,面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总结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从哲学上深入考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其所蕴含的历史和时代价值,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共同侵权行为之“共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之间的交往趋于频繁,由此也诱发了侵权问题的复杂化。如何准确认定共同侵权行为取决于我们对“共同”的理解,理论界为此提出了不少观点。《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在批判、吸收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评判标准,其进步意义应予肯定;但在判断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致同一损害结果时,应以损害是否可分作为认定共同侵权行为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加速折旧方法计算模型建立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从模糊概念出发,根据平均年限法计算年折旧额的基本计算公式结构,同时结合加速折旧的要求,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在一起,从而建立的一种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当) P 时/时候,Q”句式是用已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参照来标示另一事件发生的时间。由于全句表述出发点不同,表述核心自然也有差别。“时候句”由于参照时段与参照时点的不同,句式获得了不同的语句功能,表达出不同的语义。不同表述功能下的句式在语法上存在着种种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现行立法背景下的物权变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慧 《法学论坛》2005,20(4):119-124
物权的变动模式作为物权法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行立法背景下的物权变动模式,对于未来物权立法能否选择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权变动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我国现行法规定的物权变动模式,虽非债权意思主义,但也绝不是学界通说的债权形式主义,而是一种特有的模式——物权意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从四个维度论我国构建学习型政府的意蕴所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学习型政府是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政府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保障,也是提升政府核心竞争力、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唯一途径。本文从时代、政治、政府、社会四个维度来探讨我国建立学习型政府的意蕴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理论上区分内部与外部行政行为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从事前、事中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以预防不当内部行政行为的危害、补救由此造成的损失、实现公民的宪法权利。为此,要通过严格内部行政行为的程序、强化专门监督和人大的监督、扩大受案的范围和渠道来强化对其的监督。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色彩翻译的例证进行分析,指出尽管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同样的色彩具有同样的物理属性.但是,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地理环境、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却不同.我们翻译时不能只局限于概念意义更要注意颜色的社会属性和联想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化浪潮推动着国际竞争日趋复杂激烈。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已经成为该国综合国力变化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际竞争力理论获得了很大进展。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日益丰富,还出现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国际竞争力进行的许多分类。同时,评价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方法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WEF评价法、IMD评价法、出口数据评价法和标杆测定评价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