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32篇
工人农民   60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181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132篇
政治理论   85篇
综合类   38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ABSTRACT

There is a general assumption in democracy promotion that liberal democracy is the panacea that will solve al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faced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Using the concept of “good society” as analytical prism,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while there is a rhetorical agreement as to what the “good society” entails, democracy promotion practices fail to allow for recipients’ inclusion in the negotiation and delivery of the “good society”. Contrasting US and Tunisian discourses on the “good societ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democracy promotion practices are underpinned by neoliberal parameters borne out from a reliance on the transition paradigm, which in turn leave little room to democracy promotion recipients to formulate knowledge claims supporting the emergence of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of the “good society”. In contrast, the article opens up a reflective pathway to a negotiated democratic knowledge, which would reside in a paradigmatic change that consists in the abandonment of the transition paradigm in favour of a “democratic emergence” paradigm.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要调节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必须以各种群体利益的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制定方针政策,着重调节经济利益,疏通利益表达渠道,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3.
金融调控法与金融监管法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法理学有关法律部门调整对象单一性的理论,金融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是由金融调控法、金融监管法以及金融交易法等三部分组成。但长期以来,经济法学研究忽略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宏观调控法的研究上,即表现为随意把与金融调控法性质迥异的金融监管法或金融交易法划入宏观调控法体系。当然,如果说金融交易法与金融调控法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话,金融监管法与金融调控法之间则确实存在着让人容易混淆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从调整对象、法律行为以及法律渊源三方面入手,对金融监管法与金融调控法的差异作出区分与比较,以求对金融法与宏观调控法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聚众犯罪是一种以聚众为犯罪构成必要条件的类罪,其侵犯的客体主要是社会管理秩序,客观方面必须具备聚众行为和直接危害行为,犯罪主体主要是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聚众犯罪不一定是共同犯罪。它与集团犯罪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5.
江涌  殷一琪 《行政与法》2007,(3):113-116
通过比较研究与理论剖析,关于我国的侦、控、审关系,我们发现存在着五大误区应予校正:侦、审之间应该是二元化的配合制约关系而非互相配合制约关系或无关系,侦、控之间应该是配合关系而非制约关系,控、审之间应该是制约关系而非配合关系,整体结构应以审判为中心而非侦查为中心,应该是共时性的诉讼结构而非历时性的工序结构。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固革命根据地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否存有联系的问题,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见解。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史料佐证,早在1928年,东固与井冈山革命根据之间就建有联系。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并最终与江西红二、四团在东固的会师,是两支革命力量进一步加强融合。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澳大利亚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由古到今、由传统到现代的规则的论述 ,揭示了澳大利亚侵权行为法律适用规则之处 ,从而为中国的侵权行为法律适用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无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并且是竖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要相适应地变革。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前社会上偷税、漏税、骗税、抗税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不是个别现象。理论界和实务界一般都把这些现象归咎于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认为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本文认为,纳税意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行为是一个主导因素;政府行为失范可能会对纳税意识产生“蝴蝶效应;”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不仅要培养纳税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征税意识和用税意识,政府要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0.
In China, the necessity for legislation on recycling economy (RE) first lies in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nceptions applied to define it. Three schools in theory are prevailing at present: affirmative, negative, and replaceable. The paper insists that RE is of unique implication for China. A practical need for legislation exists; however, those rational parts in both negative and replaceable schools should be given full consideration. The necessity for RE legislation rests not only upon requirements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up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tern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s RE legislation should learn from foreign countries, meet actual needs of the country, make sure to coordinate with clean production law,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and options for legislative modes, principles, and systems. This paper is on the basis of Zhou Ke, Cao Jianqun, ”Necessity for Legislation on China’s Recycling Economy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 Analysis”, Xinhua Digest (half monthly), Vol. 11, 2005(in Chine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