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0篇
  免费   86篇
各国政治   207篇
工人农民   79篇
世界政治   1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5篇
法律   544篇
中国共产党   220篇
中国政治   389篇
政治理论   389篇
综合类   7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Heavily influenced by broad definitions of crime developed by a few pioneering critical criminologist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evidence showing that the current Trump administration is a regime that commits crimes of the powerful and facilitates some types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in private places. Special attention is devoted to direct and in-direct state-perpetrated violent crimes against women.  相似文献   
2.
The Havana Peace Accords of 2016 sought to end five decades of internal conflict in Colombia. As well as disarming the FARC, they promise to bring state institutions to abandoned regions and enable citizen participation. However, there is an obstacle to this which has consistently been overlooked by Juan Manuel Santos' government: a chronic distrust in the state dating back to colonialism. This article draws on ethnographic research with the Colombian government's ‘peace pedagogy’ team, tasked innovatively with educating citizens about the Havana Accords and incorporating them in the co-production of peace. It shows that citizens' learning about state policies, and reception of state efforts to shape that learning, are filtered through pre-existing perceptions of the state: in Colombia,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s of distrust. This ethnography illuminates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the Colombian peace process, offering implications for ongo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ords, and posing questions for other countries in transition, arguing that historically-constituted perceptions of the stat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communicating government policies to society.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基层政权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应然选择。但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结构不平衡,在党意识不强,农村干部本领恐慌,管理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需要通过选优配强带头人,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增强服务效能,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落实主体责任等路径,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促进全面从严治在农村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4.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5.
The structural economic reforms justified by neoliberal ideas that transformed Mexico's statist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1980s posed a direct challenge to the nationalism inherited from the revolutionary era that had long served to legitimise the interventions of the social stat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strategy adopt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esident Carlos Salinas de Gortari (1988–1994) to reconcile the rival ambitions of neoliberalism and nationalism and its reasons for doing so. It does so by examining ideas concerning the state,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 found in writing and speeches published in political organs and the press during this period.  相似文献   
6.
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之立法与司法解释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泽宏 《现代法学》2003,25(1):95-99
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是长期困扰刑法理论界和司法部门的一个难题。国家立法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虽对其作过多次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但却仍然存在内涵不清、外延不明,难予认定的问题。为此,本文对历次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解释之得失进行了回顾、比较与评析,旨在为准确理解和把握本概念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精神世界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诗 《行政与法》2006,3(5):58-59
建设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任务和目标。精神世界是人所特有的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当然是由物质世界决定的,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有其特殊的规律和建设方式。对此,要加强研究和认识,分析精神世界结构,掌握其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本文把人们的精神世界相对区分为三个层面,并对这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作了初步分析和探讨,指出了问题所在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发生深刻变化带来的新要求 ;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当前高校传统图书馆建设的弊端分析入手,从高校网络建设的利弊分析和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着眼,论述了如何经济可行地在信息化社会将高校图书馆与高校网络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应信息社会潮流,开展互动式教学,提高办学层次,在市场经济和教育产业化条件下,创造规模效益式的办学优势。  相似文献   
10.
应急疏散措施的优劣是评价大型公用建筑安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型公用建筑应急疏散措施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参照相关法规及大型公用建筑应急疏散时各指标因素的层次,建立了大型公用建筑应急疏散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某高校图书馆的应急疏散评价过程中,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建筑物火灾人员应急安全疏散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