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居安常思危
引用本文:戴者春.居安常思危[J].党建研究,2005(5).
作者姓名:戴者春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南通市委组织部
摘    要:唐代诗人杜荀鹤在《泾溪》一诗中说:“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讲,人在泾溪险石上行走时总是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所以一年到头都没有人掉到水里,而恰恰是在平坦无险之处,却常常听到落水事件的发生。这首诗言简意深,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处险未必险,反而可能寓安于其中;居安未必安,反而可能藏险于其中。推而言之,居安时应当思危,思危才能有备,有备才能克服危险,消除隐患,从而长期居安。居安思危,古往今来一直都为有识之士奉为圭臬,铭记于心。唐太宗时代,谏议大夫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