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循吏与时代精神
摘    要: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循吏"概念,对官吏的正面类型做出表述,即"奉法循理""不伐功矜能",不以"威严"治民。其学术底色是汉初的"黄老之道"。东汉班固撰《汉书》,继承《史记》体例,立《循吏传》。与司马迁倡导的"黄老之道型"循吏有所不同的是,班固所推崇的是"儒家教化型"循吏,他们更注重"化民成俗",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尽心为百姓谋福祉。《史记》《汉书》之后,"循吏列传"成为正史中的固定体例。一般而言,后世之循吏是指那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且积极入世、有所作为的官吏,与那种好空谈、善作秀的"清流"人士相区别。虽然专制时代的官吏与今日人民"公仆"在职能上不可同日而语,但传统循吏所具有的那种奉法循理、廉洁清正、勤政爱民、富有作为等品行,依然为当今社会所必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