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违约金功能定位的反思
引用本文:王洪亮.违约金功能定位的反思[J].法律科学,2014(2):115-125.
作者姓名:王洪亮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8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规划项目(10YJA820132),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2010WKY001)
摘    要:基于对违约金约定数额过高会导致债权人不当得利之担心,违约金被解释为赔偿性,并允许债务人申请酌减。这样的解释并无逻辑与实质根据,赔偿性违约金并非恢复违约金约定实质自由的适合工具。从当事人意思自由出发,惩罚性违约金才是本来意义上的违约金,主要发挥履约担保的功能,是原给付义务,是主给付义务的从义务,而与作为损害赔偿额之预定的赔偿性违约金不同。因此,违约金的酌减规则不应仅考虑实际损害的大小,而应根据债权人的担保目的予以判断,由此形成当事人之间的实质平衡。

关 键 词:赔偿性违约金  惩罚性违约金  违约金履行担保功能  违约金损害赔偿功能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