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公民文化的历史缺场、现实困顿与未来趋向
引用本文:徐伟明.公民文化的历史缺场、现实困顿与未来趋向[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6):1-6.
作者姓名:徐伟明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思政部,广州510520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13ZY062);广州市“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G32).
摘    要:自然经济的“天然”束缚作用、全能政治的“消解”作用和儒家思想的文化霸权等是公民文化历史缺场的原因。在引入西方式公民文化过程中,我国学者在研究方法、研究预设和研究重点方面存在着简单的“理论模仿”,非正当性“对待”传统政治文化,注重“形式趋同”、忽视“功能趋同”等问题,因此,要实现公民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需转变研究范式。未来趋向必然是公民文化的世界化与中国化的统一。

关 键 词:公民文化  臣民文化  世界化  中国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