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5-19世纪鄂西北的开发
引用本文:匡裕从.15-19世纪鄂西北的开发[J].理论月刊,1998(10).
作者姓名:匡裕从
作者单位:十堰市教育学院
摘    要:鄂西北地处汉水中上游,是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的交错处,这里“环山带汉,溪流湍激,岩怪险崎”,“西控秦蜀,东捍唐邓,南制荆襄,北连商洛”,因而是“楚蜀咽喉之会,为国家要地”①。由于地势的险恶,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人口的稀少等自然与社会的原因,15世纪以前这一地区的开发是局部的,发展是迟缓的,与江汉平原比较起来滞后得多。秦汉以降直到明代中叶的中央政府,都没有在这里设立州府一级政权机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地区的落后状况及在全国总体上的地位。15世纪中期明中央政府在此设立郧阳府,揭开了鄂西北山区开发新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