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屠格涅夫小说《父与子》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
引用本文:郭思文.屠格涅夫小说《父与子》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23(5):93-102.
作者姓名:郭思文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是最早进入中国读者视野的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之一。学术界对该作品的研究已逾百年:从20世纪初的初步探索和二三十年代的进一步研究,到世纪中期的停滞,再到八十年代的全面繁荣,最后到新世纪的趋于稳定。受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个阶段的研究都带有较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又体现了对外国文艺理论,尤其是对俄罗斯文学批评主张的接受。通过梳理《父与子》在中国的接受史,可明确各时期影响小说接受的因素,对小说主人公形象的矛盾性进行再审视,并指出未来有待继续研究的方向。

关 键 词:屠格涅夫  父与子  巴扎洛夫  俄罗斯文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