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幸福观及其现实意义
引用本文:梁永郭,宋娜,信国芳.幸福观及其现实意义[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4):59-61.
作者姓名:梁永郭  宋娜  信国芳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幸福作为一种主观层面的东西,被不同时代的人诠释其深刻的内涵。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同时幸福是最高的善,幸福是至善。康德认为幸福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感受到幸福,就是感受到了愉快和福分。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幸福,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产物。明确马克思的幸福观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康德的幸福观的区别和联系,把握住幸福观的真谛,对培育幸福观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关 键 词:亚里士多德  康德  马克思  幸福观  现实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