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刑事执行程序中的被害人参与模式探讨
摘    要: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当事人定位与既有的刑事诉讼模式存在着冲突,被害人在执行程序中存在制度性缺位。执行程序是刑事程序的最后环节,关系到正义的最终实现,不应排斥被害人的适当参与。要保证被害人的参与地位,应该借鉴"被害人参与模式"和"锥形结构"两种理论,建立在"正四棱锥结构"下的包括对抗性类型与恢复性类型的被害人参与执行模式。在司法改革背景下,被害人参与执行模式有着广泛的运用空间,应在不同情况下分别构建我国执行程序的对抗性模式和恢复性模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