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明代大同镇分路防守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引用本文:李海林.明代大同镇分路防守体系的形成与演变[J].求索,2012(11):76-78.
作者姓名:李海林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大同堡寨聚落的文化人类学”(2010318)
摘    要:明初,明廷为了加强对大同镇内部各卫所的有效管辖,于此地设置东、中、西三路。至嘉靖年间,大同成为明蒙交战的核心地区,明政府为了加强防御,增强军镇内部的策应救援能力,打破长期以来的东、中、西三路分区防守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新划分各路,最多时达十路。大同镇各路的分化演变,反映了在明蒙对峙关键时刻,明朝通过对整体防守区域实行细化分割政策,来增强区域防守应援能力,进而提升整体防御力量,达到抵御蒙古部族的战略目的。

关 键 词:明代  大同镇  防守体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