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两种方式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生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引用本文:王庆五.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两种方式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生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1):5-12.
作者姓名:王庆五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南京,2100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方法和途径研究》(05BKS030)阶段性成果
摘    要:社会意识形态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中,往往都经历社会发展的“常态”与“非常态”的发展过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无论是从外部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是中国内部社会主义的发展来分析,已进入了一个“常态”发展阶段。与19世纪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20世纪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世界环境不同,当代社会主义不仅面对着资本主义的常态化发展,而且面对着自身的常态化发展。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正视这些方面的“常态”内容,充分吸收这些常态化的制度建设、社会建设的成果,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和根基。当代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取得的成果———科学发展观正是以此为基点的建设性收获。

关 键 词:社会主义社会  产生和发展方式  意识形态建设
文章编号:1009-8860(2007)01-0005-08
修稿时间:2006年11月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