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鲁迅“回心”思维对中国现代性进程的意义
引用本文:孙海军.论鲁迅“回心”思维对中国现代性进程的意义[J].理论月刊,2012(12).
作者姓名:孙海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摘    要:鲁迅早期思想呈现出强调“主观之内面精神”的“主观主义”倾向,日本学者竹内好结合鲁迅十年沉默期的生存体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回心”说,极大影响到此后鲁迅研究的格局.但是,只有把鲁迅的这一思维范式放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宏观背景下来考察,才能准确辨析和判断出它的时代价值及其思想史意义.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回心”思维催发了现代意义上“个”的诞生,从而开启了中国现代性的进程,并使得中国的现代性呈现出一种所谓的“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的特质.

关 键 词:鲁迅  "回心"思维    现代性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