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用“办成率”代替“满意率”恰当吗?——不宜用“办成率”代替“满意率”
引用本文:隆厚文.用“办成率”代替“满意率”恰当吗?——不宜用“办成率”代替“满意率”[J].公民导刊,2010(3):18-18.
作者姓名:隆厚文
作者单位:重庆市丰都县人大常委会
摘    要:日前召开的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江苏省政府的工作汇报中首次出现代表建议“办成率”的概念,与此前仅有的代表“满意率”形成鲜明对比。 有人指出,代表“满意率”这一人大建议办理部门多年采用的衡量指标并不科学,因为在一些情况下,即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只要办理部门态度好、解释到位,代表也会给出“满意”的评价,要想使代表建议真正落到实处就应当用“办成率”代替“满意率”:但也有人指出,代表提出的建议涉及方方面面,很多问题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况且人大代表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代表提出的建议根本就脱离客观实际,若硬要用“办成率”代替“满意率”,根本就是存心为难政府。用“办成率”代替“满意率”这一创新能否行得通,还须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关 键 词:满意率  人大代表素质  代表建议  人大常委会  鲜明对比  人大建议  客观条件  客观实际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