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民族地区经济运行机制的积极转换
引用本文:钱静,马洪波.论民族地区经济运行机制的积极转换[J].贵州民族研究,1993(3).
作者姓名:钱静  马洪波
作者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钱静),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马洪波)
摘    要:一、传统机制的惯性力 多民族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解放前一直存在着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和普遍贫困的问题。即使局部出现的现代化经济,也是建国后在其区域经济极其薄弱的物质技术基础上,通过国家超强制的行政干预,以生产要素从外部整体植入的方式超前发育的。解放后,通过中央控制型的计划——产品经济的管理体制,筹集、调集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和物质技术装备,派遣和调动了大量的管理和技术力量支援民族地区,同时,也建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这种体制,不是民族地区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而是表现为外部的嵌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