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国历史文化形态与文学民族话语考释——兼论民国文学和现代文学两个概念的相辅相成
引用本文:张武军,高阿蕊.民国历史文化形态与文学民族话语考释——兼论民国文学和现代文学两个概念的相辅相成[J].理论学刊,2013(5).
作者姓名:张武军  高阿蕊
作者单位:1.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2.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文化与中国抗战文化的关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南地域文化和中国抗战文学关系研究"
摘    要:现代文学中的民族话语探讨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人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来赋予五四现代性的意义;有人赋予晚清文学“想象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还有人从民族国家宏大叙事的立场来肯定党派文学“民族主义文学”的现代性价值.这些思路和研究模式虽然都看重民族主义所展示的现代性意义,但是还都忽略了中华民国这一现代国家之于文学的现代性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考察现代文学的民族国家话语应以民国的建立为发端,对于它的阐述也应依托民国的历史文化形态,惟有如此,才可以发现文学的现代性与民国机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进一步理解民国文学和现代文学这两个概念的相辅相成.

关 键 词:民国文学  现代文学  民族话语  现代国家  现代性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