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0年台湾“五都”选举民进党竞选策略——以政治营销学的基本模式解析
引用本文:唐次妹.2010年台湾“五都”选举民进党竞选策略——以政治营销学的基本模式解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1(4):18-27.
作者姓名:唐次妹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2010年"五都"选举民进党打了一场"非典型"选战。在这场选战中,民进党扬弃了过去的"激情牌"和"悲情牌",在"北二都",刻意淡化民进党的政党属性,以"幸福牌"和"治理牌"为选战主轴,凸显苏贞昌、蔡英文的理性务实精神和贴近市民的柔性、感性诉求。许多新的观念和新潮事物被引入选举中,特别是网络和"客厅会"、"小英行动加油站"等小型动员方式的运用,是试图创造有别于传统基层组织和桩脚的新型动员方式。尽管选举结果民进党没能拿下"北二都",但在基本盘蓝大于绿的"北二都",选情却一直呈胶着状态。特别是第一次参选的蔡英文,在新北市一举拿下了百万票,显示民进党及其候选人的竞选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本文以布鲁斯.埃.纽曼的政治营销模式的核心概念(选民细分、候选人定位、战略制定与实施)来解析民进党"北二都"竞选策略。

关 键 词:“五都”选举  民进党  竞选策略  政治营销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