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论先秦时期越民族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引用本文:王文光.浅论先秦时期越民族群体的形成与发展[J].思想战线,1993(5).
作者姓名:王文光
摘    要:在中国南方、中南半岛的广大土地上,有许多闻名于世的大江大河,从东向西有长江、闽江、珠江、红河、澜沧江、伊洛瓦底江,这些河流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古老族群——百越民族群体。一、越民族群体的形成从旧石器时代起便有人类在中国南方及中南半岛活动。贵州黔西县沙井观音洞发现了长江以南目前所知最大的旧石器文化遗址,有两千余件石器。旧石器时代中期发现了广东曲江马坝人、贵州桐梓县的桐梓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遗骸及遗址更是大量发现,主要有江苏泗洪下草湾河岸上采集的人的右股骨、浙江建德乌龟洞发现二颗人牙、四川资阳人头骨、广西柳江人化石、贵州水城硝灭洞出土一颗人牙和五十余件石器、贵州兴义顶猫猫洞发现了人骨化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