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命周期研究:性别、年龄与犯罪
引用本文:熊谋林,江立华,陈树娇.生命周期研究:性别、年龄与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1):75-82.
作者姓名:熊谋林  江立华  陈树娇
作者单位: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作为会议稿《China:Gender,Age,Crimein Life span》投递于美国犯罪学协会2012年芝加哥年会(英文).笔者感谢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张乐宁教授的宝贵意见,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刘军强副教授指出本文初稿的不足.
摘    要:研究生命周期内的犯罪分布,可掌握犯罪人的性别和年龄特征。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和郑州金水区人民法院2010年所审理的2461个成年人犯罪案件显示,男性和女性在20岁左右达到犯罪最高峰。男性犯罪的多发段是20—24岁,25岁以后犯罪急剧减少;女性在20—28岁及37—41岁出现两次犯罪多发期。受财产犯罪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犯罪呈显著下降趋势。然而,非财产犯罪中未发现男性与女性犯罪人的年龄对犯罪有影响。开展人口犯罪学研究,有助于了解犯罪人的群体特征和背景因素,从而有效管理和控制社会秩序。

关 键 词:犯罪趋势  生命周期  性别  年龄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