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印领土西段边界争端中的证据分量问题——基于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判案证据规则视角
引用本文:张卫彬.中印领土西段边界争端中的证据分量问题——基于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判案证据规则视角[J].国际观察,2015(1).
作者姓名:张卫彬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蚌埠,233030
基金项目: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证据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
摘    要:近年来,中印西段领土边界纠纷呈现升温趋势。从证据分析角度看,1684年和1842年条约因相关条款含糊不清而缺乏证据效力;同样,印度主张的各种地图也缺乏证明价值。与之相比,历史证据和有效管理证据证明我国对西段地区具有领土主权。印度以实际控制为据企图对抗我国对阿克赛钦地区的领土主权,因1959年关键日期已"固化"其归属于中国,所以其采取的任何嗣后利己行为不具有可采性。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印两国为了维持边界的稳定谈签了一系列协定,但鉴于印度依据片面理解的实际控制线,不断在西段部分地区制造各种事端,故我国应对此采取切实有效的反措施,进而为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提供法理和相关证据基础。

关 键 词:证据分析  中印领土争端  阿克赛钦地区  国际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