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石阡仡佬族毛龙节
引用本文:何雄周,罗懿丹.石阡仡佬族毛龙节[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5(2):63.
作者姓名:何雄周  罗懿丹
摘    要:<正>仡佬毛龙节是石阡县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民间崇尚的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石阡县龙井、汤山等乡镇的宴明、龙凤等仡佬族村寨,辐射于全县各地的侗、苗、土家等民族。据古籍《南中志》记载,毛龙起源于"夜郎竹王"的传说。"有一女子院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后人以竹扎龙,以纪念夜郎王,进而演变成石阡人民祈福纳祥、欢庆春节的主要群众文化活动。制作仡佬毛龙所需材料主要是各种各样的竹、纸和浇烛所用的石蜡。舞龙主要是在春节期间进行,活动时间为每年大年三十夜至正月十五、十六。

关 键 词:石阡县  群众文化活动  世代流传  南中志  舞龙  夜郎  竹王  社会功能  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