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关系性的“亚东”到地缘性的“东亚”:冷战与台湾的解殖
引用本文:石之瑜,朱凌毅.从关系性的“亚东”到地缘性的“东亚”:冷战与台湾的解殖[J].东南亚研究,2021(1):1-18.
作者姓名:石之瑜  朱凌毅
作者单位:台湾大学政治系;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
摘    要:“亚东”不同于“东亚”.从“亚东”一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台湾政治历史中的消逝,可以看出冷战期间台湾解殖渐行渐弱的过程.当前去殖民学术中流行一种为了解殖而实行的“策略性本质主义”,鼓励底层刻意采纳某一种具有本质性的身分,作为动员抵抗的话语策略,然而这反而会巩固殖民与被殖民的二分视角,进而迫使底层依赖被殖民意识来维系自我认识.我们主张必须对解殖进行再理论化,将解殖话语及其实践视为一项关系性的建构,以化解本质性的二分及所导致的对被殖民身分的反复强调.因而,透过亚东话语在台湾的消逝,可以证实冷战造成的地缘安全话语已经取代解殖.亚东话语之失落,间接揭露了台湾解殖难以为继的困境.冷战的进行关乎美国透过围堵政策划分世界之知识建构,相当程度上造成了东亚话语对亚东话语的替代.亚东话语所投射的,是一种地缘文化的视角,而东亚话语则意谓着地缘战略意图.后者承继“大东亚共荣圈”,恰恰是日本在二战前及战时用来支持殖民主义与军事扩张的话语.

关 键 词:东亚  亚东  冷战  台湾  解殖  孙中山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