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破窗”心理、“破罐”心理和未成年人犯罪
引用本文:韩清,李兴明.“破窗”心理、“破罐”心理和未成年人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4):116-117.
作者姓名:韩清  李兴明
作者单位:济南市天桥区检察院
摘    要:根据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的实验,将两辆作为实验对象的汽车中的一辆停放在治安相对较好的社区,另外一辆则停放在治安条件相对较差的社区。在治安条件较差的社区,实验人员故意将车的顶棚打开,车牌也弃之不用,很快该辆车就不翼而飞。在治安条件较好的社区,实验人员看到长时间该辆车没有被盗窃或者破坏,就将一扇车窗打坏,时间不长这辆车就被行人予以破坏。最后车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在几小时内就彻底被偷走。更让人吃惊的是,对这两辆车进行破坏的人不是一贯被视为犯罪高发对象的非洲裔黑人,而是体面的白人。受到该项实验的启示,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看到了其中蕴含的犯罪学或者社会学的道理,

关 键 词:未成年人犯罪  心理学家  实验对象  实验人员  斯坦福大学  政治学家  犯罪学  社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