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刑事扣押客体范围的规制困境及其出路
引用本文:谭秀云.刑事扣押客体范围的规制困境及其出路[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0,32(4).
作者姓名:谭秀云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陕西 西安710122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北政法大学校级青年科研项目
摘    要:我国刑事扣押客体范围的立法规定中"财物""财产""物品"等表述混杂,相关法律解释亦未作出深入的限制性规定。刑事扣押客体范围的拟制不仅应当从财物、文件等范围上进行质性分析和程序规定,而且应当从正反两个方面完善刑事扣押的客体范围,即从正面认定和规制刑事扣押的客体范围,将刑事扣押的客体范围拟制为"可为证据之物"与"应当没收之物"(犯罪工具、违法所得、违禁品),把《刑事诉讼法》第141条与《刑法》第64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有效衔接;为解决"与案件无关的,不得扣押"的任意弊端,从反面限制刑事扣押的客体范围,除非具有相当理由或特殊办案需要,对涉及国家秘密、公务秘密、职业秘密、亲属关系的财物、文件的扣押可以作出限制性规定。

关 键 词:刑事扣押  客体范围  可为证据之物  应当没收之物  限制性规定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