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年:东莞嬗变
引用本文:魏群,郭芳.20年:东莞嬗变[J].小康,2008(3):52-68.
作者姓名:魏群  郭芳
作者单位:《小康》,《小康》 记者,记者
摘    要: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东莞建市20年。这是一个当下最具争议的城市。上世纪末,这个城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火箭的速度,进入了史上最富有的时期。刚刚过去的2007年,东莞GDP突破3000亿元,富可敌省;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经济城市排名中,东莞从第15位跃升为第8位;《2007年广东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显示,东莞的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发展后劲双双领跑广东,位居全省第一。争议如影随形。进入本世纪,"东莞模式"正在逼向极限土地、电力等资源日渐匮乏,原材料、劳动力价格急速上涨,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难以为继,环境容量难以为继,社会容量难以为继,旧的"东莞模式"亦难以为继。同时,物质上的富有终难掩盖其人文发展的缓慢,以及社会管理的滞后——农民的惯性依然顽固,社会治安更加严峻。越富有,反差越强烈。原于人文素质积累的速度远无法匹敌财富积累的速度。这显然不能简单归咎于人们对东莞的偏见。当局者也并不迷。自上而下,务实的东莞人已经直面问题,开始了经济社会的双转型。然而,这并不比当年的共同脱贫来得更容易。毫无疑问,转型必然发生。但转型的主体是谁?转型的动力何在?未来在哪里?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阵地,这里可能是经验,但也可能是教训。

关 键 词:“东莞模式”  区域综合竞争力  经济城市  改革开放  土地空间  环境容量  社会管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