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史:类型、特征及走向 |
| |
引用本文: | 郭景川,申国昌.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史:类型、特征及走向[J]. 金陵法律评论, 2020, 0(2) |
| |
作者姓名: | 郭景川 申国昌 |
| |
作者单位: |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新乡453007;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武汉430079 |
| |
基金项目: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重大培育项目 |
| |
摘 要: | 为了推动教育变革与发展,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频繁交往、相互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不仅体现在公共教育事务的互援互助、群策群力,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关心提携、情感交流,由此建立和保持着较为紧密的人际关系,形成了广泛而复杂的教育交往网络。就交往类型而言,民国教育家的交往活动概括起来可分为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种。相较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教育家之间基于共同教育志趣的志缘交往更具持久性。教育家的教育交往网络也并非封闭、排外的,而是开放、包容的。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及教育研究的深化,教育家的交往活动由以地缘交往、学缘交往为主,逐渐向崇尚志缘交往转变,志缘交往成为民国教育家积累学术资本的重要方式。
|
关 键 词: | 民国时期 教育家 交往活动 教育交往史 |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ducators in Modern China before 1949:Types,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