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乐论时代看乐教时代的诗学观念——兼议《尧典》“诗言志”的实质
引用本文:周泉根.从乐论时代看乐教时代的诗学观念——兼议《尧典》“诗言志”的实质[J].新东方,2014(3):75-79.
作者姓名:周泉根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周泉根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缁衣》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2YJAH2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以周公为关键人物之一所开创的"礼乐文明",是古今中外仅有的以"乐"命名的一个文明时代,将乐设定政治框架中的核心要素,乃是基于礼乐相须、诗乐襄礼的文明构想。春秋晚期,礼崩乐坏,诗从乐之语的身份中独立出来,关于礼乐文明时代的文献遗存也开始被整理定型,乐从襄礼的文明实践转变成为知识反思的对象。从诗学观念史的角度将这两个阶段分别名之曰乐教时代和乐论时代。本文从乐论时代关于以乐为教的四个方面的论述,透视了乐教时代诗的地位,并因此论证"诗言志"的实质内容:乐教时代的诗或附属于乐,不过是乐语;或并列于《书》,不过是先王的德义记录;或是襄礼中沟通神人的工具,或是道政中表达政通人和的载体。"诗言志"所言之志,或是礼、或是政、或是德,该命题是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更是"千古诗教之源"。

关 键 词:乐教时代  乐论时代  诗言志  先秦诗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