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表见代理型骗财案被害人的认定与罪名辨析
引用本文:钱叶六.表见代理型骗财案被害人的认定与罪名辨析[J].政治与法律,2023(1):52-66.
作者姓名:钱叶六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秩序统一视野下刑民交叉问题体系性研究”(项目编号:20BFX05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基于表见代理而骗财的场合,相对人“得其所欲”,实现了其交易目的,从而未发生财产损失,行为人不成立对相对人的二者间的(合同)诈骗。表见代理人的行为因不符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构成要件要素,同时其对财产的占有是通过欺骗手段从相对人处骗得的,行为指向的对象是相对人的财产,而非被代理人的财产,故而不成立职务侵占罪。表见代理人从相对人处受领财产,意味着被代理人对相对人的债权消灭(因而遭受了财产损失),但该债权的消灭并非表见代理人转移了占有的结果,相反,系因表见代理人通过欺骗行为,使得相对人陷于错误认识而交付财产的结果,所以不成立对被代理人的债权之盗窃。从行为构造上看,表见代理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欺骗相对人,使之陷入错误认识而处分其财产,导致被代理人遭受财产损失,构成三角诈骗。不同于传统的三角诈骗,作为受骗者的相对人虽处分了自己的财产,只因表见代理制度强制赋予了被代理人承担授权之责的效果,其交付了财产或者承担了民事债务,但未获得相应的对价,因而发生财产损失,构成新型的三角诈骗。

关 键 词:法秩序统一性原理  表见代理  权利外观责任  实质的个别财产损失说  职务侵占  三角诈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