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佛教对于隐逸的超越意义——以晚唐诗人为例
引用本文:胡遂,肖圣陶.论佛教对于隐逸的超越意义——以晚唐诗人为例[J].湖湘论坛,2010,23(5):97-101.
作者姓名:胡遂  肖圣陶
作者单位:1.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2
2. 长沙市广益中学,湖南,长沙,4100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佛教与中国文人心路历程》[ 
摘    要:身处晚唐时代的一部分失意文人最终选择了归隐渔樵、躬耕田园、寄情山水的道路,当了隐士或准隐士。应研究佛禅思想对诗人们具有以道统的意义来支撑其精神,并帮助他们获得身心的自由超越与心灵之止泊安定的现象。

关 键 词:佛教  隐逸  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